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论文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2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及系统的热量平衡模型 | 第15-23页 |
2.1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 | 第15-16页 |
2.1.1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供热端 | 第15-16页 |
2.1.2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需热端 | 第16页 |
2.2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热量平衡模型 | 第16-22页 |
2.2.1 系统供热端数学模型 | 第16-20页 |
2.2.2 系统需热端数学模型 | 第20-22页 |
2.2.3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热量平衡模型 | 第22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3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经济目标函数 | 第23-30页 |
3.1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初投资模型 | 第23-27页 |
3.1.1 风力发电机的初投资 | 第23-25页 |
3.1.2 太阳能集热器的初投资 | 第25-27页 |
3.1.3 系统其它部件的初投资 | 第27页 |
3.2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后期运维费用 | 第27-28页 |
3.3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经济目标函数 | 第28-2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4 基于遗传算法的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经济目标函数的优化 | 第30-39页 |
4.1 遗传算法 | 第30-35页 |
4.1.1 遗传算法 | 第30-31页 |
4.1.2 遗传算法的约束优化问题 | 第31-32页 |
4.1.3 编码 | 第32页 |
4.1.4 产生初始种群 | 第32-33页 |
4.1.5 适应度函数 | 第33页 |
4.1.6 选择、交叉、变异 | 第33-35页 |
4.2 经济优化目标函数的优化过程 | 第35页 |
4.3 经济优化目标函数优化结果及分析 | 第35-3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5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运行模型 | 第39-55页 |
5.1 TRNSYS 17 模拟平台 | 第39-44页 |
5.1.1 TRNSYS软件的模块及功能 | 第39-41页 |
5.1.2 TRNSYS各模块的连接 | 第41-42页 |
5.1.3 TRNSYS仿真气象参数 | 第42-44页 |
5.2 模型输入参数的设置 | 第44-47页 |
5.2.1 仿真模块的参数设置 | 第44-46页 |
5.2.2 仿真模拟参数设置 | 第46-47页 |
5.3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运行模型 | 第47-51页 |
5.4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运行模型结果分析 | 第51-5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6 风光互补供暖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| 第55-63页 |
6.1 传统采暖方式与经济优化结果的经济性对比 | 第55-58页 |
6.2 传统采暖方式与TRNSYS模拟结果的经济性对比 | 第58-62页 |
6.3 本章总结 | 第62-63页 |
7 结论 | 第63-65页 |
7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63-64页 |
7.2 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0-71页 |
附录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