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航空、航天论文--航空港(站)、机场及其技术管理论文--空中管制与飞行调度论文--空中交通管制论文

基于管制员认知负荷的扇区动态通行能力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扇区通行能力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管制员认知负荷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基于管制员认知负荷的扇区动态通行能力评估问题第16-18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二章 基于眼动行为的管制员认知负荷参数测量第20-33页
    2.1 眼动测量的生理学基础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眼动行为模式及指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眼动行为的认知学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2.2 空中交通管制过程的眼动实验方案设计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目的与假设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场景和设备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人员和流程第24-25页
    2.3 管制员眼动数据收集与处理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眼动数据形式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动态兴趣区的眼动数据处理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2.4 基于注视时间的管制员认知负荷量化第29-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 基于管制认知负荷的扇区静态通行能力模型第33-41页
    3.1 基本概念第33-34页
    3.2 管制负荷分解模型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负荷强度模型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冲突负荷强度模型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移交负荷强度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监视负荷强度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 3.3 扇区静态通行能力评估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基于管制认知负荷的扇区动态通行能力模型第41-58页
    4.1 动态影响因素分析与处理第41-45页
    4.2 动态管制引导路径规划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管制引导路径起终点的确定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基于Maklink图和改进的蚁群算法的初始管制引导路径规划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管制引导路径平滑处理第50-51页
    4.3 考虑管制引导的扇区动态通行能力评估模型参数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空域受阻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管制引导绕飞时间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管制引导负荷强度模型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考虑管制引导的管制员认知负荷参数测量第54-55页
    4.4 扇区动态通行能力评估模型第55-5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 扇区动态通行能力评估第58-66页
    5.1 三亚区域扇区概况第58页
    5.2 扇区通行能力评估及分析第58-65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 6.1 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创新点第66-6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7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3页
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情况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飞行员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研究
下一篇:基于Petri网的测试维修控制模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