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纳米金属Cu负载催化甲醛水溶液制氢:载体效应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3页
    1.1 氢的用途第9-10页
    1.2 氢的制备第10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烃类重整制氢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生物制氢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水分解制氢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化学氢化物催化水解制氢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金属催化甲醛制氢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甲醛产氢的机理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催化剂载体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催化剂载体的分类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载体与金属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载体负载活性成分的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18-21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、意义及创新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22-23页
第二章 金属Cu负载在Y_2O_3上催化甲醛水溶液制氢第23-36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主要的实验药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氧化钇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OH~-离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测定第25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催化剂的表征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氢氧根离子在Y_2O_3和Cu表面的吸附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催化剂的活性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机理探讨第32-3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 Cu负载在BiOCl上催化甲醛制氢的研究第36-4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-37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主要的实验药品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氯氧化铋的制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氯氧化铋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8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催化剂的表征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催化剂对催化甲醛产氢性能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负载量的铜对催化甲醛产氢性能的影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甲醛浓度对产氢性能的影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碱的浓度对催化甲醛产氢性能的影响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催化剂的稳定性第43-4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Cu负载在TiO_2上催化甲醛制氢的研究第45-5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5-46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主要的实验药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主要实验仪器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二氧化钛负载铜催化剂的制备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48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催化剂的表征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催化剂对催化甲醛产氢性能的影响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负载量的铜对催化甲醛产氢性能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甲醛浓度对产氢性能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碱的浓度对催化甲醛产氢性能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催化剂的稳定性第5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五章 结论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8页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空心双壳型MOFs微球负载钯纳米粒子结构的设计、合成及其催化加氢研究
下一篇:四乙基四氟硼酸铵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及电化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