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绪论 | 第7-12页 |
一、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7页 |
二、《西厢记》插图研究现状 | 第7-11页 |
三、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叙录分析 | 第12-20页 |
第一节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叙录 | 第12-17页 |
一、明初刻本 | 第12页 |
二、明万历刻本 | 第12-15页 |
三、明末刻本 | 第15-17页 |
第二节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分析 | 第17-20页 |
一、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的数量 | 第17-18页 |
二、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的版式 | 第18页 |
三、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的标题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的艺术分析 | 第20-46页 |
第一节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的表现样式 | 第20-29页 |
一、舞台模仿与应文直绘的表达 | 第20-23页 |
二、情景交融与喻体成像的塑造 | 第23-26页 |
三、审美趣味与视觉期待的构建 | 第26-29页 |
第二节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的流派风格 | 第29-41页 |
一、朴素古雅的开端 | 第30-31页 |
二、粗细相兼的融合 | 第31-32页 |
三、绵密清秀的传承 | 第32-39页 |
四、气韵自然的省悟 | 第39-41页 |
五、圆熟闲雅的变化 | 第41页 |
第三节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的色彩塑造 | 第41-46页 |
一、黑白肌理对色彩感的塑造 | 第41-43页 |
二、直观的水印彩色插图 | 第43-46页 |
第三章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的评论功能与创作影响 | 第46-54页 |
第一节 明刊“王西厢”插图的评论功能 | 第46-51页 |
一、鉴定人物主次 | 第46-48页 |
二、评点莺莺形象 | 第48-51页 |
第二节 明刊“王西厢”插图的创作影响 | 第51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70页 |
表1.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概况一览表 | 第58-62页 |
表2. 明代“王西厢”刻本插图题字汇总表 | 第62-65页 |
表3. 图录 | 第65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