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型板式旋转填料床的开发及性能研究
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2-30页 |
| 1.1 引言 | 第12页 |
| 1.2 超重力技术概述 | 第12-14页 |
| 1.2.1 超重力技术及原理 | 第12-13页 |
| 1.2.2 旋转填料床结构 | 第13-14页 |
| 1.2.3 旋转填料床特点及应用 | 第14页 |
| 1.3 超重力填料 | 第14-25页 |
| 1.3.1 超重力填料概述 | 第14-15页 |
| 1.3.2 超重力填料结构研究进展 | 第15-22页 |
| 1.3.3 超重力填料特性研究进展 | 第22-25页 |
| 1.4 计算流体力学在超重力填料研究中的应用 | 第25-28页 |
| 1.5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| 2 新型板式旋转填料CFD分析及设计 | 第30-44页 |
| 2.1 引言 | 第30页 |
| 2.2 超重力填料强化机制概述 | 第30-34页 |
| 2.2.1 超重力填料强化机制研究 | 第30-32页 |
| 2.2.2 超重力填料强化机制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2.3 板结构填料CFD探索研究 | 第34-38页 |
| 2.3.1 模拟前处理 | 第35-36页 |
| 2.3.2 模拟结果与讨论 | 第36-38页 |
| 2.4 新型板式填料设计 | 第38-42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| 3 新型板式旋转填料床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| 第44-58页 |
| 3.1 引言 | 第44页 |
| 3.2 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44-45页 |
| 3.3 实验主要设备及仪器 | 第45-46页 |
| 3.4 实验方案及步骤 | 第46-47页 |
| 3.5 实验相关参数点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3.6 实验方法 | 第48页 |
| 3.7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5页 |
| 3.7.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2页 |
| 3.7.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3页 |
| 3.7.3 对比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53-55页 |
| 3.8 与不同文献对比 | 第55页 |
| 3.9 本章小结 | 第55-58页 |
| 4 新型板式旋转填料床传质性能的研究 | 第58-70页 |
| 4.1 引言 | 第58页 |
| 4.2 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 | 第58-59页 |
| 4.3 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59-60页 |
| 4.4 实验主要设备及仪器 | 第60-61页 |
| 4.5 实验方案 | 第61页 |
| 4.6 实验相关参数点设计 | 第61-62页 |
| 4.7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2-68页 |
| 4.7.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2-65页 |
| 4.7.2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5-66页 |
| 4.7.3 对比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66-68页 |
| 4.8 与不同文献对比 | 第68页 |
| 4.9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| 5 新型板式旋转填料床应用研究 | 第70-78页 |
| 5.1 新型板式旋转填料床脱除硫化氢研究 | 第70-73页 |
| 5.1.1 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70-71页 |
| 5.1.2 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71页 |
| 5.1.3 检测方法 | 第71页 |
| 5.1.4 实验方法 | 第71-72页 |
| 5.1.5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2-73页 |
| 5.2 新型板式旋转填料床除尘研究 | 第73-76页 |
| 5.2.1 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73-74页 |
| 5.2.2 实验仪器及药品 | 第74页 |
| 5.2.3 检测方法 | 第74-75页 |
| 5.2.4 实验方法 | 第75页 |
| 5.2.5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75-76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| 6 总结 | 第78-80页 |
| 6.1 结论 | 第78-79页 |
| 6.2 创新点 | 第79页 |
| 6.3 后期工作建议 | 第79-80页 |
| 附录 | 第80-8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4-9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| 第90-91页 |
| 致谢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