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法学各部门论文--犯罪学论文--犯罪预防与治理论文

从犯罪预防视角谈我国刑事禁止令之适用与完善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导言第10-11页
第一章 刑事禁止令概述第11-18页
    第一节 刑事禁止令的概念第11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刑事禁止令的法律性质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刑事禁止令不是刑罚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刑事禁止令不能完全体现保安处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刑事禁止令与缓刑指示存在异同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刑事禁止令是独立性、依附性和强制性的统一第15页
    第三节 刑事禁止令的作用定位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教育挽救作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从行刑个别化出发体现特殊预防作用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从行刑社会化出发体现公共利益维护作用第17-18页
第二章 刑事禁止令的域外立法及其评析第18-23页
    第一节 域外禁止令制度的立法和执行优势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适用范围和内容更具体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衔接机制和执行队伍更体系化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监督体系和制裁措施更严格化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执行方式和监控手段更科学化第21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域外禁止令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第22-23页
第三章 我国刑事禁止令立法司法现状第23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刑事禁止令的立法司法现状第23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以比较法看立法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以实证分析看司法现状第27-30页
    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原因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适用条件不明确导致量刑不均衡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裁量指引缺失导致适用质量不高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监督评估机制缺位导致执行不到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 专业及科技力量投入不足导致适用积极性低第32页
第四章 我国刑事禁止令制度完善第32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刑事禁止令的立法司法完善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细化刑事禁止令适用规则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制定刑事禁止令配套程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明确刑事禁止令救济途径第35页
    第二节 刑事禁止令的执行完善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 健全刑事禁止令责任主体衔接机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 建立专业、多元、社会化参与的执行模式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 采用信息化、技术化的执行方式第38-40页
结语第40-41页
参考文献第41-45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5-46页
后记第46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关于快递托运单中保价条款的研究
下一篇:论陕甘宁边区刑事政策的转变及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