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导论 | 第9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的思路及基本框架 | 第10-11页 |
1.3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1-13页 |
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3-14页 |
2.1.1 政府公共设施融资主体研究 | 第13页 |
2.1.2 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研究 | 第13-14页 |
2.1.3 企业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| 第14页 |
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4-17页 |
2.2.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与定位研究 | 第14-16页 |
2.2.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分析研究 | 第16页 |
2.2.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评估与预警方法研究 | 第16-17页 |
2.3 文献述评 | 第17-19页 |
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述 | 第19-23页 |
3.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概念 | 第19页 |
3.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运行模式及特征 | 第19-23页 |
3.2.1 财政性融资模式 | 第20页 |
3.2.2 债务性融资模式 | 第20-21页 |
3.2.3 权益类融资模式 | 第21页 |
3.2.4 公私合作模式 | 第21-22页 |
3.2.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成因分析 | 第23-30页 |
4.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形成及其分类 | 第23-25页 |
4.1.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形成 | 第23页 |
4.1.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分类 | 第23-25页 |
4.2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成因 | 第25-27页 |
4.2.1 规模普遍较小导致运营管理不完善从而产生风险 | 第26页 |
4.2.2 政府预算与投资量缺口过大导致的风险 | 第26-27页 |
4.2.3 过度依赖、滥用政府信用导致的风险 | 第27页 |
4.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传导机制 | 第27-30页 |
4.3.1 从平台转移至地方政府的风险 | 第28页 |
4.3.2 从平台转移至金融系统的风险 | 第28-29页 |
4.3.3 从平台转移至其他企业的风险 | 第29-30页 |
5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30-36页 |
5.1 假设的提出 | 第30-32页 |
5.2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32-33页 |
5.3 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| 第33-36页 |
5.3.1 变量设计 | 第33-35页 |
5.3.2 模型构建 | 第35-36页 |
6 实证分析 | 第36-41页 |
6.1 描述性统计 | 第36-38页 |
6.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| 第38页 |
6.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| 第38-41页 |
7 结论、建议以及局限性 | 第41-44页 |
7.1 结论 | 第41-42页 |
7.2 对策建议 | 第42-43页 |
7.2.1 规范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| 第42页 |
7.2.2 抑制政府投资冲动,完善监管体系 | 第42页 |
7.2.3 禁止政府过度担保 | 第42-43页 |
7.2.4 清晰界定政府与平台的责任范围 | 第43页 |
7.3 研究的局限性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附录: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