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RFID标签编组的安全协议与应用设计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目录第6-8页
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-14页
第二章 RFID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4-23页
    2.1 RFID 系统组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电子标签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阅读器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后端数据库第16-17页
    2.2 RFID 系统工作原理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射频耦合原理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信号编码及调制方式第18-19页
    2.3 RFID 系统的安全需求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安全与隐私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常见攻击方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系统安全层次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三章 RFID 系统安全策略第23-29页
    3.1 物理安全机制第23页
    3.2 基于加密技术的安全协议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Hash-Lock 协议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随机 Hash-Lock 协议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SASI 协议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Yoking-Proofs 协议第27-2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四章 标签编组相互认证协议的设计第29-45页
    4.1 背景知识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Hash 函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异或运算第30-31页
    4.2 标签编组相互认证协议——TGMAP 协议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标签工作模式定义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协议初始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两种标签工作模式的认证过程第33-35页
    4.3 TGMAP 协议安全性及性能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安全性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性能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4.4 TGMAP 协议的逻辑证明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BAN 逻辑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BAN 逻辑基本符号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建立 BAN 逻辑初始条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BAN 逻辑形式化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4.5 TGMAP 协议数值实例第43-44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五章 标签编组相互认证协议攻击仿真第45-54页
    5.1 重放攻击仿真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逐次重放攻击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存储多值的重放攻击第48-51页
    5.2 去同步攻击仿真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标签信息更新失败的去同步攻击仿真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标签更新完成确认消息的去同步攻击仿真第52-53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六章 基于 RFID 标签编组的景区方向指引系统设计第54-59页
    6.1 我国旅游业现状第54页
    6.2 景区方向指引系统设计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应用环境及功能需求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系统结构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应用情境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系统性能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6.3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附录 1 程序清单第63-79页
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9-80页
附录 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80-81页
附录 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1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TD-SCDMA室内分布系统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基于多叉树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