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一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二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第三节 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| 第12-14页 |
一 主要内容 | 第12页 |
二 结构安排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概述 | 第14-19页 |
第一节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概念 | 第14页 |
第二节 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类型 | 第14-16页 |
一 银银合作业务 | 第15页 |
二 银证合作业务 | 第15页 |
三 银保合作业务 | 第15页 |
四 银期合作业务 | 第15-16页 |
第三节 商业银行开展同业业务的意义 | 第16-19页 |
一 开展同业业务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金使用效率 | 第16页 |
二 开展同业业务有利于中国金融行业转型 | 第16-17页 |
三 开展同业业务拓宽互联网交易渠道 | 第17页 |
四 开展同业业务有利于优化宏观金融环境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| 第19-31页 |
第一节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 | 第19-27页 |
一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基本情况 | 第19页 |
二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环境 | 第19-23页 |
三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各类同业业务开展现状 | 第23-27页 |
第二节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1页 |
一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市场影响力较弱 | 第27-28页 |
二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人员配备少 | 第28页 |
三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管理体制不适应 | 第28-29页 |
四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主要同业业务发展受限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浦发银行海口分行同业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31-47页 |
第一节 推进银银同业合作深化 | 第31-33页 |
一 丰富与当地农商行合作的代理业务品种 | 第31页 |
二 拓展与省农信联社合作的非授信业务范围 | 第31-32页 |
三 优化面向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的授信方案 | 第32-33页 |
第二节 扩展银证合作业务领域 | 第33-34页 |
一 稳固综合理财业务合作 | 第33页 |
二 开发固定收益合作产品 | 第33-34页 |
三 试行银证创新业务合作 | 第34页 |
第三节 建立银保合作产品体系 | 第34-37页 |
一 合力开发银保优势产品 | 第35页 |
二 建立银保产品信息平台 | 第35-36页 |
三 扩大银保产品宣传渠道 | 第36-37页 |
第四节 扩大银期同业合作范围 | 第37-38页 |
一 扩大合作期货公司范围 | 第37页 |
二 发展银期合作共同客户 | 第37页 |
三 拓展银期合作业务方式 | 第37-38页 |
第五节 加强同业业务创新能力 | 第38-40页 |
一 建立有效的业务创新目标 | 第38-39页 |
二 建立完整的先期调研模式 | 第39页 |
三 建立可靠的创新保障体系 | 第39-40页 |
四 及时调整同业业务创新点 | 第40页 |
五 加强创新产品的后期营销 | 第40页 |
第六节 培养同业业务管理文化 | 第40-42页 |
一 形成同业合作理念 | 第40-41页 |
二 建立长期合作意识 | 第41页 |
三 树立诚信合作观念 | 第41页 |
四 更正同业风险观念 | 第41-42页 |
第七节 健全人才培养与绩效评价机制 | 第42-44页 |
一 培养复合型人才 | 第42-43页 |
二 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| 第43页 |
三 培养员工的文化共识 | 第43-44页 |
第八节 提高同业业务风险防控能力 | 第44-47页 |
一 采用名单管理防范信用风险 | 第44-45页 |
二 加强期限管理防范流动性风险 | 第45页 |
三 提高技术实力防范市场风险 | 第45-46页 |
四 实行垂直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| 第46-4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