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次 | 第7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1.2.1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2.2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7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本文创新点及难点 | 第18-19页 |
2 民间金融理论基础 | 第19-26页 |
2.1 民间金融 | 第19-21页 |
2.1.1 概念界定 | 第19-20页 |
2.1.2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1-26页 |
2.2.1 金融抑制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2 金融深化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3 金融约束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4 民间金融监管体系相关理论 | 第24-26页 |
3 温州民间金融现状分析 | 第26-40页 |
3.1 温州民间金融现状调研 | 第26-35页 |
3.1.1 现状调研 | 第26-32页 |
3.1.2 调研总结 | 第32-35页 |
3.2 温州民间金融基本现状 | 第35-40页 |
3.2.1 民间金融非常活跃 | 第35-36页 |
3.2.2 组织形式多元化 | 第36-37页 |
3.2.3 融资渠道单一 | 第37-38页 |
3.2.4 借贷以短期借款为主 | 第38-39页 |
3.2.5 民间利率偏高 | 第39-40页 |
4 温州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| 第40-51页 |
4.1 温州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4页 |
4.1.1 民间金融运作不够规范 | 第40-41页 |
4.1.2 组织形式多样化,合法性低 | 第41-42页 |
4.1.3 资本流向不合理,市场调控体系不完善 | 第42-43页 |
4.1.4 市场利率偏高,对宏观政策产生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2 温州民间金融问题原因 | 第44-51页 |
4.2.1 金融监管的力度不够 | 第44-46页 |
4.2.2 金融活动参与主体素质不高 | 第46页 |
4.2.3 市场准入、准出缺陷 | 第46-49页 |
4.2.4 金融产权制度建设滞后 | 第49-51页 |
5 温州民间金融问题的解决对策 | 第51-58页 |
5.1 加强金融监管环境建设,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管体制 | 第51-52页 |
5.2 赋予地方金融合法地位,促进民间金融开放阳光 | 第52-53页 |
5.3 适当放宽市场准入,逐步形成风险控制体系 | 第53-54页 |
5.4 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,建设区域金融市场 | 第54-56页 |
5.5 合理引导民间金融步入正轨,发挥民间金融比较优势 | 第56-58页 |
6 研究结论及展望 | 第58-60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8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