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行政诉讼法论文

行政诉讼实质性化解纠纷的制度定位--以ADR制度作为借鉴

内容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引言第9-10页
    (一)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现状第9页
    (二)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第9-10页
    (三)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第10页
一、 问题的引出: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公信力危机第10-15页
    (一) 案量数据分析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一审收案数量的对比分析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 收案数量的审级对比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 调研数据分析第14-15页
二、 根由的追溯:定位的错位与偏离第15-25页
    (一) 行政诉讼制度目的论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 一元目的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 二元目的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3. 多元目的论第16-17页
    (二)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应然定位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定位合理性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 定位必要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 定位逻辑性第20-21页
    (三) 定位的错位与偏离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定位的错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 制度实践的偏离第22-25页
三、 借鉴的对策(定位的回归):ADR 制度的启示第25-45页
    (一) ADR 的概念及源起第25-27页
    (二) 借鉴 ADR 制度的可行性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 诉与非诉(ADR)的是非争执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 ADR 在行政争议领域的不断渗入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 ADR 的纠纷化解实效第31-32页
    (三) ADR 的制度经验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 ADR 的制度实践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 ADR 的价值特性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 ADR 的制度经验第37-39页
    (四) 行政诉讼获得的启示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 实质性化解纠纷的定位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 加强审判主体的独立性与专业性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 设置简易程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 开展合理性审查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 建立自愿平等的协商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 建立预防和分流的多元化解机制第44-45页
结语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带蒂颊脂垫(Buccal Fat Pad)的基础及其临床应用研究
下一篇: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法律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