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研究--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风险控制研究现状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风险控制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风险控制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研究思路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预期创新之处第18-19页
第二章 风险控制概述及其基础理论述评第19-28页
    2.1 风险控制概述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风险与商业银行风险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全面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第20-22页
    2.2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述评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我国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第24-25页
    2.3 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理论述评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》与银行监管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启示第27-28页
第三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及控制工具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 3.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成因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外部环境因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内部管理因素第29-31页
    3.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工具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避免风险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损失控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风险转嫁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自留风险第34-36页
第四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现状及案例分析第36-44页
    4.1 我国现代银行业发展变革简述第36页
    4.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现状分析第36-38页
    4.3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阶段性风险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恒久性风险第38-39页
    4.4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互联网金融定义与优势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互联网金融的八大模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互联网金融与风险控制第40-41页
    4.5 案例剖析:关于浙江网商银行风险控制的思考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浙江网商银行简介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浙江网商银行风险控制机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传统商业银行在小贷金融方面的困窘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思考第43-44页
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对策及建议第44-49页
    5.1 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全面风险管理的一般理念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培育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第44-45页
    5.2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构造风险管理宏观战略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设立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流程第46页
    5.3 提升风险控制管理技术水平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建造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引入先进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积极构建商业银行定价机制第47页
    5.4 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5.5 培养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的相关人才第48-49页
第六章 结论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MC公司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
下一篇: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财政收支内部控制设计与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