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--商品流通论文--电子贸易、网上贸易论文

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研究
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第一章 引言第13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目的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及创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创新点及不足第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8页
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比较分析及产生的影响第18-31页
    2.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及特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定义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特点第18-20页
    2.2 与传统金融的区别与联系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从功能视角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从机构视角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2.3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生的影响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融资领域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支付领域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信息处理第29页
    2.4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发展趋势的总结第29-31页
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第31-43页
    3.1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风险的可控性降低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风险的传染性增加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风险的外部因素作用显著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风险的放大效应增强第32页
    3.2 互联网金融风险分类第3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技术风险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法律风险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信用风险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货币风险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洗钱风险第41-43页
第四章 国际互联网金融监管论述第43-50页
    4.1 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互联网金融监管实例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征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英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征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中国香港地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征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新加坡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征第46页
    4.2 国际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整体框架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监管模式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监管层次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监管规则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监管内容第49-50页
第五章 我国借鉴国际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议第50-55页
    5.1 在法律风险方面,完善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完善风险监管主体法律法规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完善金融业务法律法规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完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的法律法规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完善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法律法规第51页
    5.2 在技术风险方面,完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建设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开发具有高科技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增加在软硬件设施的投入水平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建立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标准第52页
    5.3 在信用风险方面,完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在互联网金融行业内建立征信系统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尽快与央行征信系统实行对接第52页
    5.4 在货币风险方面,完善货币风险管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建立相应的监管制度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加强虚拟货币的政府监管第53页
    5.5 在洗钱风险方面,构建反洗钱防御体系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建立和完善反洗钱法律法规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明确反洗钱的监管主体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做好客户身份识别工作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完善互联网金融业务交易机制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处理模式下营运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
下一篇:基于正交试验法的WL公司铸铁曲轴热处理工艺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