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山北部山地绣线菊灌丛森林植被恢复效果的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前言 | 第9-15页 |
| 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| 1.2.1 退化生态系统与植被恢复研究 | 第9-10页 |
| 1.2.2 封育措施对退化灌丛植被恢复影响 | 第10-12页 |
| 1.2.3 造林措施对退化灌丛植被恢复影响 | 第12-13页 |
| 1.2.4 植被恢复过程中造林树种根系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2 研究区概况 | 第15-16页 |
|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21页 |
| 3.1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3.1.1 研究目标 | 第16页 |
| 3.1.2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| 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20页 |
| 3.2.1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3.2.2 植物群落生物量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3.2.3 造林树种根系的研究 | 第18-20页 |
| 3.3 技术路线 | 第20-21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43页 |
| 4.1 封育措施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| 第21-25页 |
| 4.1.1 封育措施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| 第21页 |
| 4.1.2 封育措施对草本层物种组成的影响 | 第21-24页 |
| 4.1.3 封育措施对草本层物种组成相似性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| 4.2 封育措施对草本层生物量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4.3 封育措施对灌木层生物量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4.4 绣线菊灌丛人工乔木层林木生长状况 | 第27-31页 |
| 4.4.1 乔木树种的保存率 | 第27页 |
| 4.4.2 乔木树种的生长状况 | 第27-29页 |
| 4.4.3 乔木层的林分特征 | 第29-31页 |
| 4.5 造林树种根系特征研究 | 第31-43页 |
| 4.5.1 造林树种根系数量 | 第31页 |
| 4.5.2 造林树种根系水平方向分布 | 第31-35页 |
| 4.5.3 造林树种根系垂直方向分布 | 第35-38页 |
| 4.5.4 造林树种不同径级根系分布 | 第38-40页 |
| 4.5.5 造林树种主根特征 | 第40-43页 |
| 5 结论与讨论 | 第43-45页 |
| 5.1 结论 | 第43-44页 |
| 5.2 讨论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51页 |
|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1-52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52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