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油料作物论文--向日葵论文

滴灌免耕复种油葵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引言第10-21页
    1.1.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.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. 国内外油葵种植及发展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. 油葵新品种开发及筛选研究动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. 播期、密度及需肥特性对油葵群体光合、干物质及产量构成动态变化研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. 气候、盐胁迫等外界因子对油葵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动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. 油葵耕作措施及水分利用率的研究第18-21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2.1 试验地概况第21页
    2.2 试验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2.3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油葵株高的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叶面积指数的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干物质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干物质转移计算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油葵籽粒灌浆测定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土壤含水量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水分利用效率(WUE )的计算: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测产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9 品种筛选试验第23页
    2.4 数据处理第23-24页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4-40页
    3.1 不同种植密度及株行距配置与复播油葵株高生长状态的关系第24页
    3.2 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复播油葵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3.3 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复播油葵干物质积累及运转的影响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复播油葵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复播油葵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复播油葵干物质运转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 3.4 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对复播油葵籽粒灌浆速率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3.5 不同密度及株行距配置对复播油葵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28-31页
    3.6 不同密度及株行距配置下复播油葵行间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比较第31页
    3.7 不同处理对复播油葵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3.8 品种筛选试验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复播早熟油葵品种简介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复播早熟油葵品种性状分析及筛选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8.3 新疆滴灌小麦茬后复播条件及高产栽培技术第36-40页
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40-43页
    4.1 结论第40页
    4.2 讨论第40-43页
第五章 滴灌小麦免耕复播油葵栽培技术规程第43-45页
    1、范围第43页
    2、产地环境第43页
    3、灌溉水质第43页
    4、规范性引用文件第43页
    5、油葵主要技术指标第43页
    6、生产技术第43页
    7、复播油葵栽培技术第43-44页
    8、 田间管理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作者简介第52-53页
导师评阅表第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疆小麦—玉米“一年多熟”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及关键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春小麦耐盐种质鉴定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