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施工论文--各项工程与工种论文--基础工程论文

柔模混凝土基坑支护技术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-10页
    1.2 基坑工程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坑工程理论研究现状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坑工程施工发展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基坑支护的常用形式及其适用范围第11-13页
    1.4 柔模混凝土支护技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柔模混凝土支护技术的研究背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柔模混凝土支护技术优缺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柔模混凝土支护的应用范围第14-15页
    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-16页
2 柔模混凝土基坑支护理论研究第16-27页
    2.1 柔模混凝土支护结构第16-17页
    2.2 柔模混凝土支护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锚杆支护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下连续墙支护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2.3 柔模混凝土支护体系力学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柔模混凝土墙与锚杆的相互作用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柔模混凝土墙与锚杆的相互作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柔模混凝土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及其原因第19-20页
    2.4 柔模混凝土支护体系计算理论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土压力计算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常用结构内力计算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支护结构内力计算第24-2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5-27页
3 柔模混凝土支护设计第27-42页
    3.1 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第27-28页
    3.2 柔性模板设计第28页
    3.3 锚杆设计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锚固的布置形式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锚杆承载力计算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锚杆长度计算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锚杆截面面积计算第32页
    3.4 柔模混凝土材料设计第32-37页
    3.5 柔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混凝土强度的计算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第40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4 柔模混凝土基坑支护工艺研究第42-57页
    4.1 工程概况第42-44页
    4.2 施工材料与准备工作第44页
    4.3 施工工艺流程第44-45页
    4.4 基坑土方开挖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坑土方开挖的总体要求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开挖方式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临时土坡的稳定性第47页
    4.5 柔模混凝土施工方式选择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一次成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分层成型第47-48页
    4.6 锚杆施工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钻孔、清孔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锚杆安装、注浆第48-49页
    4.7 柔性模板施工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柔性模板制作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柔性模板挂设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下层柔性模板挂设第50-51页
    4.8 植筋施工第51页
    4.9 钢筋网施工第51页
    4.10 混凝土施工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0.1 混凝土拌合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0.2 混凝土浇筑第52页
    4.11 底层柔模混凝土施工方法第52-53页
    4.12 施工要点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2.1 基坑土方开挖要点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2.2 锚杆施工要点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2.3 柔性模板施工要点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2.4 混凝土施工要点第54页
    4.13 施工质量控制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3.1 事前质量控制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3.2 事中质量控制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3.3 事后质量控制第55-56页
    4.14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5 柔模混凝土基坑支护数值模拟第57-62页
    5.1 Midas/GTS概述第57页
    5.2 基坑支护模型的建立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模型尺寸和单元的划分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地层应力条件第58-59页
    5.3 基坑模拟结果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6 结论及展望第62-6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2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2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附录第67页

论文共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太阳能供热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RC框架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加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