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模式生物斑马鱼的应用 | 第13页 |
1.3 结构-性质相关简介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意义及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1.4.3 本文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多甲氧基二苯醚和多羟基二苯醚的合成 | 第16-25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2.1 仪器及试剂 | 第16-17页 |
2.2.2 合成方法 | 第17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17-22页 |
2.3.1 多甲氧基二苯醚的合成产物及表征 | 第17-21页 |
2.3.2 多羟基二苯醚的合成产物及表征 | 第21-22页 |
2.4 讨论 | 第22-24页 |
2.4.1 优化反应条件 | 第22-24页 |
2.4.2 底物结构与产率关系 | 第24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4,4'-二甲氧基二苯醚和4,4'-二羟基二苯醚的波谱研究 | 第25-40页 |
3.1 引言 | 第25-26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6页 |
3.2.1 实验药品和仪器 | 第26页 |
3.2.2 计算方法 | 第26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8页 |
3.3.1 结构优化 | 第26-28页 |
3.3.2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 | 第28-37页 |
3.3.3 ~1H NMR化学位移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多羟基二苯醚系列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的QSPR研究 | 第40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40-41页 |
4.2 研究方法 | 第41-43页 |
4.2.1 实验方法 | 第41页 |
4.2.2 计算方法 | 第41-43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4页 |
4.3.1 分子内氢键 | 第43-45页 |
4.3.2 PHODEs的热力学参数与NPHOS的关系 | 第45-51页 |
4.3.3 PHODEs同分异构体的相对稳定构象 | 第51-52页 |
4.3.4 PHODEs的pK_(al)值的测定和计算 | 第52-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五章 HODE-15、FDE-15、CDE-15和BDE-15对成年和胚胎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| 第55-65页 |
5.1 引言 | 第55页 |
5.2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55-57页 |
5.2.1 药品与试剂 | 第55页 |
5.2.2 斑马鱼的饲养和胚胎收集 | 第55-56页 |
5.2.3 成年斑马鱼急性毒性实验 | 第56页 |
5.2.4 胚胎发育毒性实验 | 第56页 |
5.2.5 数据处理 | 第56-57页 |
5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4页 |
5.3.1 溶剂影响 | 第57页 |
5.3.2 成年斑马鱼急性毒性 | 第57页 |
5.3.3 胚胎的发育毒性 | 第57-64页 |
5.3.4 斑马鱼的成鱼和胚胎对化合物的敏感性比较 | 第6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研宄成果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