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4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聚苯胺的研究发展 | 第11-19页 |
1.2.1 聚苯胺的性质 | 第11-14页 |
1.2.2 聚苯胺的二次掺杂 | 第14-15页 |
1.2.3 聚苯胺的合成 | 第15-17页 |
1.2.4 聚苯胺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1.3 聚苯胺复合材料 | 第19-20页 |
1.3.1 聚苯胺/金属复合材料 | 第19-20页 |
1.3.2 聚苯胺/非金属复合材料 | 第20页 |
1.4 锂-聚苯胺二次电池 | 第20-22页 |
1.4.1 锂-聚苯胺电池机制 | 第20-21页 |
1.4.2 聚苯胺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实验原料与测试方法 | 第24-30页 |
2.1 试验药品及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1.1 试验药品 | 第24-25页 |
2.1.2 试验仪器 | 第25页 |
2.2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| 第25-26页 |
2.3 材料表征及测试方法 | 第26-30页 |
2.3.1 扫描电子显微镜 | 第26页 |
2.3.2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26页 |
2.3.3 红外光谱 | 第26-27页 |
2.3.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| 第27页 |
2.3.5 拉曼光谱 | 第27页 |
2.3.6 四探针电阻率测试 | 第27页 |
2.3.7 塔菲尔测试 | 第27-28页 |
2.3.8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 | 第28页 |
2.3.9 循环伏安测试 | 第28页 |
2.3.10 电池充放电测试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聚苯胺的碳纳米管复合改性 | 第30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30页 |
3.2 碳纳米管的功能化 | 第30-31页 |
3.3 PANi/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31-32页 |
3.4 PANi/CNTS复合材料的表征 | 第32-40页 |
3.4.1 红外光谱测试 | 第32-34页 |
3.4.2 Raman测试 | 第34-35页 |
3.4.3 XRD测试 | 第35-37页 |
3.4.4 TEM测试 | 第37页 |
3.4.5 SEM测试 | 第37-40页 |
3.5 在锂电池中PANi/CNTS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 | 第40-51页 |
3.5.1 锂-聚苯胺电池充放电测试 | 第40-45页 |
3.5.2 锂-聚苯胺循环伏安测试 | 第45-48页 |
3.5.3 锂-聚苯胺电池的Tafel测试 | 第48-49页 |
3.5.4 锂-聚苯胺电池的EIS测试 | 第49-5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聚苯胺的二次掺杂改性 | 第52-62页 |
4.1 引言 | 第52页 |
4.2 PANi的二次掺杂和脱掺杂 | 第52-53页 |
4.3 PANi的表征 | 第53-56页 |
4.3.1 电导率测试 | 第53-54页 |
4.3.2 XRD测试 | 第54-55页 |
4.3.3 UV-vis光谱测试 | 第55-56页 |
4.3.4 SEM测试 | 第56页 |
4.4 在锂电池中改性的PANi的应用研究 | 第56-61页 |
4.4.1 锂-聚苯胺电池的充放电测试 | 第56-58页 |
4.4.2 锂-聚苯胺电池的CV测试 | 第58-59页 |
4.4.3 锂-聚苯胺电池的Tafel测试 | 第59-60页 |
4.4.4 锂-聚苯胺电池的EIS测试 | 第60-6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市场经济分析 | 第62-68页 |
5.1 引言 | 第62页 |
5.2 二次电池概况 | 第62-63页 |
5.3 锂-聚苯胺电池的竞争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3.1 竞争优势 | 第63-64页 |
5.3.2 竞争劣势 | 第64页 |
5.3.3 成本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4 市场应求 | 第65-66页 |
5.5 市场竞争 | 第66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6-68页 |
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