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6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概述 | 第10-12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定义 | 第10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结构性质 | 第10-11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| 第11-12页 |
·影响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因素 | 第12-15页 |
·有机负荷 | 第12-13页 |
·沉淀时间 | 第13-14页 |
·曝气强度 | 第14-15页 |
·操作周期 | 第15页 |
·其它因素 | 第15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对营养物质的去除 | 第15-19页 |
·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去除 | 第15-16页 |
·活性污泥对N的去除 | 第16-17页 |
·活性污泥对P的去除 | 第17-18页 |
·颗粒污泥对营养物质的去除 | 第18-19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数学模型 | 第19-24页 |
·生物膜概述 | 第19-20页 |
·生物膜数学模型 | 第20-23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数学模型 | 第23-24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和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课题研究意义 | 第24页 |
·课题研究方法 | 第24-26页 |
2 试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| 第26-30页 |
·试验装置 | 第26页 |
·试验条件 | 第26-27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27-30页 |
·常规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物理性质分析 | 第28页 |
·好氧颗粒颗粒污泥化学性质分析 | 第28页 |
·好氧颗粒污泥的生物群落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批示实验 | 第29-30页 |
3 低水力剪切条件下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处理低有机负荷废水 | 第30-42页 |
·引言 | 第3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41页 |
·颗粒污泥的形成 | 第30-34页 |
·颗粒污泥的沉淀性能 | 第34-36页 |
·营养物质去除 | 第36-38页 |
·周期表现 | 第38-40页 |
·反硝化除磷特性 | 第40-4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数学模拟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| 第42-61页 |
·引言 | 第42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2-51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9页 |
·模型初始化条件 | 第49-5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9页 |
·模拟营养物质去除和颗粒粒径变化 | 第51-53页 |
·模拟营养物质周期表现 | 第53-54页 |
·模拟固体物质和DO在好氧颗粒污泥内的分布 | 第54-56页 |
·模拟不同曝气强度对好氧颗粒污泥粒径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模拟不同进水有机物浓度对好氧颗粒污泥粒径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模拟不同DO浓度对好氧颗粒污泥粒径的影响 | 第58页 |
·模拟沉淀时间调整策略对好氧颗粒污泥粒径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