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1.1 石墨烯的简述 | 第11-14页 |
1.1.1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| 第11-12页 |
1.1.1.1 微机械分离法 | 第11页 |
1.1.1.2. 氧化石墨还原法 | 第11页 |
1.1.1.3. 加热SiC法 | 第11-12页 |
1.1.1.4. 化学气相沉积法 | 第12页 |
1.1.2 石墨烯的应用 | 第12-14页 |
1.1.2.1 石墨烯在电化学传感器及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1.1.2.2 石墨烯在材料方面的应用 | 第13页 |
1.1.2.3 石墨烯在电容器方面的使用 | 第13-14页 |
1.2 金属纳米材料的概述 | 第14-17页 |
1.2.1 金纳米粒子的应用 | 第14-15页 |
1.2.1.1 生物传感器 | 第15页 |
1.2.1.2 高效催化剂 | 第15页 |
1.2.1.3 非线性光学 | 第15页 |
1.2.2 镍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应用 | 第15-17页 |
1.2.2.1 在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| 第16页 |
1.2.2.2 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| 第16页 |
1.2.2.3 在电池电极方面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1.3 聚合物纳米材料的概况 | 第17-18页 |
1.3.1 聚吡咯 | 第17页 |
1.3.2 聚己内酯 | 第17-18页 |
1.4 静电纺丝的简述及其应用 | 第18-19页 |
1.4.1 静电纺丝原理及影响因素 | 第18页 |
1.4.2 静电纺丝纤维应用的研究进展 | 第18-19页 |
1.5 对多巴胺,对硝基酚及利福平的研究背景 | 第19-22页 |
1.5.1 对多巴胺研究的意义及检测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5.2 对对硝基酚研究的意义及检测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5.3 对利福平研究的意义及检测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6 本研究工作的设想及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基于石墨烯修饰的聚己内酯@聚吡咯纳米纤维膜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在多巴胺检测上的应用 | 第24-40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24-26页 |
2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2.2 修饰电极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2.2.2.1 静电纺丝PCL纳米纤维 | 第25页 |
2.2.2.2 制备PCL@PPy纳米纤维 | 第25页 |
2.2.2.3 制备RGO/PDDA/PCL@PPy/GCE纳米纤维传感器 | 第25-26页 |
2.3 结果与谈论 | 第26-38页 |
2.3.1 制备纳米纤维膜的SEM及TEM表征 | 第26-28页 |
2.3.2 制备纳米纤维膜的Raman及XRD表征 | 第28-29页 |
2.3.3 不同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| 第29-31页 |
2.3.4 扫速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2.3.5 实验条件的优化 | 第32-34页 |
2.3.5.1 GO浓度的考察 | 第33页 |
2.3.5.2 沉积时间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3.5.3 pH的影响 | 第34页 |
2.3.6 分析检测性能表征 | 第34-35页 |
2.3.7 干扰性,重现性及稳定性 | 第35-37页 |
2.3.8 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 | 第37-38页 |
2.4 结论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金纳米粒子/石墨烯修饰的聚己内酯@聚吡咯纳米纤维导电膜的构建及对对硝基酚的选择性检测 | 第40-50页 |
3.1 引言 | 第4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40-41页 |
3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40页 |
3.2.2 纳米纤维传感器的构建 | 第40-41页 |
3.2.2.1 AuNPs/RGO/PCL@PPy/GCE传感器的构建 | 第40-4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9页 |
3.3.1 纳米纤维膜的表征 | 第41-43页 |
3.3.2 电化学性能 | 第43-44页 |
3.3.3 条件优化 | 第44-46页 |
3.3.4 AuNPs/RGO/PCL@PPy/GCE对p-NP的DPV研究 | 第46页 |
3.3.5 AuNPs/RGO/PCL@PPy/GCE的抗干扰性,重现性,稳定性 | 第46-48页 |
3.3.6 AuNPs/RGO/PCL@PPy/GCE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| 第48-49页 |
3.4 结论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氧化镍/石墨烯修饰的聚己内酯@聚吡咯纳米纤维导电膜的利福平传感器 | 第50-58页 |
4.1 前言 | 第50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0-51页 |
4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50页 |
4.2.2 纳米纤维传感器的构建 | 第50-51页 |
4.2.2.1 Ni_xO_y/RGO/PCL@PPy/GCE传感器的构建 | 第50-51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7页 |
4.3.0 不同纳米纤维膜的FE-SEM及TEM表征 | 第51-52页 |
4.3.1 Ni_xO_y/RGO/PCL@PPy的XPS表征 | 第52页 |
4.3.2 电化学表征 | 第52-53页 |
4.3.3 实验条件的考察 | 第53-54页 |
4.3.4 扫速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3.5 Ni_xO_y/RGO/PCL@PPy/GCE电极对RIF的检测 | 第55-56页 |
4.3.6 Ni_xO_y/RGO/PCL@PPy/GCE电极的选择性,重现性及稳定性 | 第56-57页 |
4.3.7 Ni_xO_y/RGO/PCL@PPy/GCE电极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| 第57页 |
4.4 结论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5.1 总结 | 第58页 |
5.2 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7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