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 导论 | 第9-15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(三)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二 我国产品警示缺陷认定标准的相关立法及司法实践分析 | 第15-20页 |
(一)我国产品警示缺陷认定标准的相关立法分析 | 第15-16页 |
(二)我国产品警示缺陷认定标准的司法实践分析 | 第16-20页 |
三 域外产品警示缺陷认定标准及借鉴 | 第20-26页 |
(一)美国法上产品警示缺陷的认定标准 | 第20-22页 |
(二)欧盟国家产品警示缺陷的认定标准 | 第22-23页 |
(三)日本法上产品警示缺陷的认定标准 | 第23-24页 |
(四)域外产品警示缺陷认定标准对我国的借鉴 | 第24-26页 |
四 我国产品警示缺陷认定标准的确立 | 第26-32页 |
(一)我国学者关于产品警示缺陷认定标准的观点 | 第26-28页 |
(二)对我国学者观点的评析 | 第28-30页 |
(三)我国产品警示缺陷的认定标准的确立 | 第30-32页 |
五 判断是否符合消费者期待标准的考量因素 | 第32-37页 |
(一)警示的内容 | 第32-33页 |
(二)警示的对象 | 第33-34页 |
(三)警示的方式 | 第34-35页 |
(四)警示的时间 | 第35页 |
(五)警示的排除因素 | 第35-37页 |
六 我国产品警示缺陷认定标准的具体化建议 | 第37-43页 |
(一)产品警示周全性的具体化 | 第37-41页 |
(二)产品警示有效性的具体化 | 第41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