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箱筒型基础结构发展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1.3 课题存在的问题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20页 |
1.2.1 箱筒型基础结构 | 第12-14页 |
1.2.2 动力响应问题 | 第14-15页 |
1.2.3 波浪作用 | 第15-17页 |
1.2.4 冰激振动 | 第17-19页 |
1.2.5 地震作用 | 第19-20页 |
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工程背景与模型分析 | 第22-57页 |
2.1 工程背景 | 第22-30页 |
2.1.1 工程简介 | 第22-23页 |
2.1.2 自然条件 | 第23-28页 |
2.1.3 箱筒型基础结构 | 第28-30页 |
2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0-33页 |
2.2.1 计算域的选取与边界条件 | 第30-31页 |
2.2.2 结构与土体的本构模型 | 第31-32页 |
2.2.3 结构与土体的接触 | 第32-33页 |
2.2.4 分析过程 | 第33页 |
2.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| 第33-41页 |
2.3.1 工程实测资料 | 第33-39页 |
2.3.2 有限元计算结果 | 第39-41页 |
2.4 箱筒型基础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| 第41-49页 |
2.4.1 上部结构自振特性 | 第41-44页 |
2.4.2 箱筒型基础结构自振特性 | 第44-47页 |
2.4.3 结构-地基整体模型自振特性 | 第47-49页 |
2.5 结构-地基整体模型的平面等效 | 第49-53页 |
2.5.1 平面等效原则 | 第49-51页 |
2.5.2 平面等效验证 | 第51-53页 |
2.6 地基土本构模型选取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2.7 模型分析主要结论 | 第56-57页 |
第三章 波浪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| 第57-82页 |
3.1 海浪理论与波浪荷载 | 第57-64页 |
3.1.1 波浪理论 | 第57-61页 |
3.1.2 波浪荷载 | 第61-64页 |
3.2 箱筒型基础结构上的波浪荷载参数 | 第64-67页 |
3.2.1 正弦波浪荷载 | 第64-65页 |
3.2.2 随机波浪荷载 | 第65-67页 |
3.3 水头差作用下的渗流分析 | 第67-70页 |
3.4 波浪动力作用下结构的瞬态响应 | 第70-77页 |
3.4.1 常规箱筒型基础结构动力响应 | 第70-72页 |
3.4.2 挡浪墙箱筒型基础结构动力响应 | 第72-74页 |
3.4.3 挡浪墙箱筒型基础结构的优化与动力响应分析 | 第74-77页 |
3.5 波浪-结构-地基相互作用的耦合分析 | 第77-79页 |
3.6 波浪作用下结构的静动力计算结果比较 | 第79-80页 |
3.7 波浪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结论 | 第80-82页 |
第四章 冰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| 第82-95页 |
4.1 冰力作用模型与冰激振动理论 | 第82-86页 |
4.1.1 静冰力作用模型 | 第83-84页 |
4.1.2 强迫振动理论 | 第84-85页 |
4.1.3 冰与结构相互作用理论 | 第85-86页 |
4.2 箱筒型基础结构上的冰荷载参数 | 第86-88页 |
4.2.1 改进的Matlock模型 | 第86-87页 |
4.2.2 冰荷载参数计算 | 第87-88页 |
4.3 动冰力作用下的结构瞬态响应 | 第88-93页 |
4.3.1 10cm/s冰速下结构的响应分析 | 第89-90页 |
4.3.2 20cm/s冰速下结构的响应分析 | 第90-91页 |
4.3.3 30cm/s冰速下结构的响应分析 | 第91-92页 |
4.3.4 40cm/s冰速下结构的响应分析 | 第92-93页 |
4.4 冰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静动力计算结果比较 | 第93-94页 |
4.5 冰荷载作用下结构响应分析结论 | 第94-95页 |
第五章 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| 第95-106页 |
5.1 地震概述 | 第95-97页 |
5.1.1 地震作用 | 第95-96页 |
5.1.2 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 | 第96-97页 |
5.2 地震参数的确定 | 第97-101页 |
5.2.1 人工合成地震波 | 第98-101页 |
5.2.2 实测地震记录的选取 | 第101页 |
5.3 结构的地震时程响应结果 | 第101-105页 |
5.4 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结论 | 第105-106页 |
第六章 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因素的灵敏度探究 | 第106-113页 |
6.1 结构平面尺寸的影响 | 第106-107页 |
6.2 基础筒入土深度的影响 | 第107-108页 |
6.3 上部结构高度的影响 | 第108页 |
6.4 筒体壁厚的影响 | 第108-109页 |
6.5 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 | 第109页 |
6.6 土体粘聚力的影响 | 第109-110页 |
6.7 土体阻尼的影响 | 第110页 |
6.8 动荷载幅值的影响 | 第110-111页 |
6.9 动荷载周期的影响 | 第111页 |
6.10 动荷载作用点的影响 | 第111-112页 |
6.11 动力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结论 | 第112-113页 |
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113-116页 |
7.1 结论 | 第113-115页 |
7.2 展望 | 第115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23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123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