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王治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王霸之辨 | 第10-16页 |
1.1 “义”——王霸之核心 | 第10-12页 |
1.2 王霸兼用 | 第12-13页 |
1.3 荀子与孔孟王霸思想之比较 | 第13-16页 |
第2章 性恶论——王治之基础 | 第16-21页 |
2.1 人性恶 | 第16-18页 |
2.1.1 性与伪 | 第16-17页 |
2.1.2 性、伪之分 | 第17-18页 |
2.2 化性起伪 | 第18-21页 |
2.2.1 修身与教化 | 第18-20页 |
2.2.2 尊师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王治思想内容 | 第21-33页 |
3.1 “节用裕民”之富国论 | 第21-25页 |
3.1.1 君舟民水论 | 第21-23页 |
3.1.2 兴天下之利的经济发展论 | 第23-25页 |
3.2 “尚贤使能”之强国论 | 第25-27页 |
3.2.1 贤者——礼法之践行传播者 | 第25-26页 |
3.2.2 德能兼备的用人思想 | 第26-27页 |
3.3 “隆礼重法”之治国论 | 第27-33页 |
3.3.1 礼的治国功用——“养”与“分” | 第28-30页 |
3.3.2 礼法并重 | 第30-33页 |
第4章 王治之主体 | 第33-40页 |
4.1 圣与王 | 第33-35页 |
4.2 君子 | 第35-38页 |
4.3 儒士 | 第38-40页 |
第5章 王治思想之历史地位 | 第40-44页 |
5.1 对汉、唐儒学之影响 | 第40-41页 |
5.2 荀子王治思想之评价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