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(1949年~)论文

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之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一、绪论第9-14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(二) 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0-11页
 (三) 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第11-13页
 (四) 研究思路第13-14页
二、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特点第14-24页
 (一) 什么是知识分子第14-19页
  1.历史语境中的知识分子第14-16页
  2.知识分子的语用学定义第16-19页
 (二) 毛泽东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认识第19-24页
  1.知识分子不是一个独立的阶级第19-20页
  2.中国知识分子具有很大的革命性第20-21页
  3.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第21页
  4.知识分子的缺点与动摇性第21-24页
三、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概况第24-34页
 (一) 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背景第24-27页
  1.根据根据国际形势制定了“一边倒”的外交政策第24-25页
  2.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采取了“团结、教育和改造”的政策第25-27页
 (二) 建国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过程和内容第27-34页
  1.思想改造运动的肇始之源一一北大教师的政治学习运动第27-28页
  2.思想改造运动由京津高校发起第28-30页
  3.思想改造运动的全面展开第30-32页
  4.思想改造运动的内容第32-34页
四、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原因第34-42页
 (一) 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客观原因第34-37页
  1.确立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,巩固政权的需要第34-35页
  2.改革文化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第35-37页
 (二) 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主观原因第37-42页
  1.知识分子自身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第37-39页
  2.知识分子原罪意识的内在驱动第39-42页
五、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影响第42-51页
 (一) 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正面影响第42-45页
  1.思想改造运动的开展,是符合知识分子本身和时代要求的第42-43页
  2.改造教师的思想和推动高等学校的改革第43-44页
  3.知识分子通过学习改造,获得前进的方向和力量第44-45页
 (二) 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负面影响第45-51页
  1.要求过急过高;做法粗暴,简单化的“一刀切”第46-47页
  2.学生揭批老师,扭曲了师生关系第47-48页
  3.思想批判中,是非界限不清,存在泛意识形态化倾向第48-49页
  4.思想改造运动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判断的影响第49-51页
六、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历史启示第51-57页
 (一) 用正确的标准来判定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第51-52页
 (二) 遵循思想渐变规律,用温和、渐进的方式来解决思想问题第52页
 (三) 必须发扬民主,广开言路,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多重功用第52-53页
 (四) 悟守独立自由,捍卫学人尊严第53-55页
 (五) 形成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第55-57页
结语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附件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清末地方议会制度在广东的实践
下一篇:十三行制度生成文化基因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