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我国遗弃罪的立法完善--海峡两岸遗弃罪之比较

中文提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言第9-10页
一、遗弃罪的主体与对象第10-17页
    (一)实务界对非家庭成员间遗弃行为定罪与否的立场第10-12页
    (二)学界关于非家庭成员间遗弃行为是否成立遗弃罪的争论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否定论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肯定论第13-14页
    (三)非家庭成员之间的遗弃的应然处理及台湾立法借鉴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实然角度:非家庭成员之间的遗弃行为不能构成遗弃罪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应然角度:调整遗弃罪在刑法第四章的位置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.对“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人”的分析第16-17页
二、两岸遗弃罪行为性质之比较第17-30页
    (一)类型划分:违背义务遗弃罪与无义务遗弃罪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现行台湾地区刑法对遗弃罪的规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我国刑法中遗弃罪的行为类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台湾地区立法的借鉴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(二)遗弃罪义务来源的重构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法律事实行为产生的义务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5.紧密生活共同体的义务第22-23页
    (三)遗弃罪的性质:抽象危险犯与具体危险犯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台湾地区刑法中遗弃罪的性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我国遗弃罪的性质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(四)结果加重犯的探讨:罪责刑相适应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我国遗弃罪对加重结果规定的空白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增设结果加重犯的必要性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结果加重犯的具体设置第29-30页
三、遗弃罪与其他相关罪的界限第30-41页
    (一)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两岸学者的理论观点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学说之分析第33页
    (二)交通肇事(逃逸)罪与遗弃罪的关系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1.我国大陆地区对两罪竞合的规定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对两罪竞合的观点借鉴第36-38页
    (三)遗弃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界限的简要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1.遗弃罪与虐待罪的区别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遗弃罪与拐卖儿童罪的区别第39-41页
四、遗弃罪的重构第41-44页
    (一)罪名和法定刑的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普通遗弃罪的罪名和法定刑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违背义务遗弃罪的罪名和法定刑设计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3.遗弃罪结果加重犯的罪名和法定刑设计第42页
    (二)重构的意义第42-44页
结语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7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机场场面飞机滑行调度优化问题研究
下一篇:补充红景天对大强度运动小鼠骨骼肌Bcl-2/Bax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