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基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构成和保护研究--以辽宁东港市孤山镇为例

摘要第10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第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动态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动态第15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框架第18-19页
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第19-23页
    2.1 地域特色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域的定义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域特色的内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批判性地域主义第19-20页
    2.2 乡村景观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概念界定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乡村景观的分类与构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影响因素第21-23页
第三章 孤山镇地域特色景观构成分析第23-44页
    3.1 区域概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自然条件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社会经济条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历史沿革第24页
    3.2 景观的整体布局第24-25页
    3.3 景观空间分析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空间界面特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空间形态特征第27-30页
    3.4 景观的要素构成第3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生态景观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生活景观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生命景观第36-41页
    3.5 景观文化表达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宗教文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妈祖文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军事文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儒家文化第43-44页
第四章 基于SD分析法的乡村景观与保护分析第44-51页
    4.1 SD评价项目确立第44-45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45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受访者基本信息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受访者认知结果分析第46-51页
第五章 乡村地域特色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第51-60页
    5.1 保护价值第51页
    5.2 孤山镇乡村景观存在问题第51-52页
    5.3 孤山镇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与优势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孤山镇乡村景观保护必要性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孤山镇乡村景观发展优势第52-53页
    5.4 保护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生态保护原则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整体保护与原真性保护原则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居民参与原则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第54页
    5.5 生态景观保护策略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保护内容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保护政策与调控第54-55页
    5.6 生活景观保护策略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6.1 保护内容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6.2 保护政策与调控第55-57页
    5.7 生命景观保护策略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1 保护内容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7.2 保护政策与调控第57页
    5.8 管理机制改进措施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8.1 构建多部门协同参与平台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8.2 提高财务保障能力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8.3 为民众参与创造机会第59页
    5.9 孤山镇乡村景观发展格局构想第59-60页
第六章 结论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附录第64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明代笔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
下一篇:婴儿推车著名品牌的形成和成长机理--基于世界六大顶级婴儿推车品牌的多案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