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绪论 | 第6-8页 |
一、我国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典型案例回顾 | 第8-10页 |
二、我国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现状、原因及性质 | 第10-14页 |
(一) 我国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现实考察 | 第10-11页 |
1. 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特点 | 第10页 |
2. 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产生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(二) 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| 第11-12页 |
1. 法院强制执行不力 | 第11-12页 |
2. 当事人权利兑现受阻 | 第12页 |
3. 当事人的投机心理 | 第12页 |
(三) 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行为的法律性质 | 第12-14页 |
1. 民事判决书实质为权利凭证 | 第12-13页 |
2. 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行为的实质是已决债权的转让 | 第13-14页 |
三、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理论基础及合理性、合法性分析 | 第14-20页 |
(一) 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6页 |
1. 债权让与制度 | 第14-15页 |
2. 执行中既判力主体范围扩张理论 | 第15-16页 |
(二) 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现实合理性分析 | 第16-17页 |
(三) 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合法性分析 | 第17-20页 |
1. 从《刑法》角度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 从《民法》角度分析 | 第18页 |
3. 从《民事诉讼法》角度分析 | 第18-20页 |
四、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法律规制的建议 | 第20-26页 |
(一) 区别对待“买卖民事判决书”的效力 | 第20-22页 |
1. 何种民事判决书的买卖应视为有效 | 第20-21页 |
2. 买卖的生效时间 | 第21-22页 |
(二) 加大力度解决“执行难” | 第22-23页 |
1. 排除执行工作的内外干扰 | 第22页 |
2. 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| 第22-23页 |
3. 加快执行机构体制改革 | 第23页 |
(三) 合理设置后续申请执行程序 | 第23-24页 |
(四) 有限引入诉讼信托制度 | 第24-26页 |
结论 | 第26-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7-29页 |
致谢 | 第29-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