阎连科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8页 |
第一章 阎连科小说的空间叙事类型 | 第18-28页 |
1.1 叙事空间的生成 | 第18-21页 |
1.2 叙事空间的类型 | 第21-28页 |
1.2.1 物理空间的显性体现 | 第21-24页 |
1.2.2 心理空间的现实意义 | 第24-28页 |
第二章 阎连科小说的空间叙事语言 | 第28-38页 |
2.1 词语运用的空间性 | 第28-33页 |
2.2 句式选择的空间性 | 第33-38页 |
2.2.1 长句和短句 | 第33-35页 |
2.2.2 整句和散句 | 第35-36页 |
2.2.3 语言形式中的可逆性 | 第36-38页 |
第三章 阎连科小说的空间叙事方式 | 第38-54页 |
3.1 空间性的叙事技巧 | 第38-45页 |
3.1.1 叙事声音的变化 | 第38-40页 |
3.1.2 叙事距离的调整 | 第40-41页 |
3.1.3 叙事视角的选择 | 第41-43页 |
3.1.4 叙事节奏的控制 | 第43-45页 |
3.2 空间性的叙事结构 | 第45-54页 |
3.2.1 并置结构 | 第46-50页 |
3.2.2 环状结构 | 第50-51页 |
3.2.3 索源体和絮言体 | 第51-54页 |
第四章 阎连科小说的空间叙事意义 | 第54-66页 |
4.1 时间与空间的叙事渊源 | 第54-55页 |
4.2 阎连科小说的空间叙事意义 | 第55-66页 |
4.2.1 时空观背后的文化思考 | 第57-58页 |
4.2.2 空间叙事的审美意义 | 第58-60页 |
4.2.3 空间叙事的现实意味 | 第60-61页 |
4.2.4 空间叙事与人物群像 | 第61-66页 |
结语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