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——对赌协议裁判理念之变化 | 第8-16页 |
(一) 对赌协议初次进入司法领域——"海富投资案 | 第8-12页 |
1. 案情简介 | 第8-9页 |
2. 法院观点 | 第9-10页 |
3. 学界争议 | 第10-12页 |
(二) 对赌协议的司法胜利——"瑞讽投资案" | 第12-14页 |
1. 案情简介 | 第12-13页 |
2. 法院判决 | 第13-14页 |
3. 判决的突破性 | 第14页 |
(三) 问题的提出 | 第14-16页 |
二、对赌协议不适应于传统裁判理念 | 第16-30页 |
(一) 对赌协议的核心——"不确定条件" | 第16-21页 |
1. "不确定条件"的内容 | 第16-18页 |
2. "不确定条件"的属性 | 第18-21页 |
(二) 传统民法中的"附条件行为" | 第21-22页 |
1. 所附条件的内容 | 第21页 |
2. 所附条件的属性 | 第21-22页 |
(三) 对赌协议适用传统裁判理念之障碍 | 第22-30页 |
1. 所附条件的"合法性"争议 | 第22-24页 |
2. "不确定条件"并非不法条件 | 第24-28页 |
3. 所附条件法律效力待定导致审判困境 | 第28-30页 |
三、对赌协议的裁判理念 | 第30-43页 |
(一) 对赌协议——附条件的商事合同 | 第30-34页 |
1. 对赌协议的理论基础——经济学理论 | 第30-31页 |
2. 对赌协议的现实意义——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| 第31-34页 |
(二) 对赌协议裁判理念的发展 | 第34-40页 |
1. 2013年对赌案例——"联大集团案" | 第34-35页 |
2. 2014年对赌案例 | 第35-37页 |
3. 2015年对赌案例——"紫晨中心股权转让纠纷案" | 第37-38页 |
4. 2016年对赌案例——"高能公司合同纠纷案" | 第38-39页 |
5. 法院的裁判理念 | 第39-40页 |
(三) 对赌协议审判原则的把握 | 第40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