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特种结构材料论文

新型共沉淀法制备Al2O3-ZrO2复合粉体与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理论基础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Al_2O_3的结构与性能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ZrO_2的结构与性能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ZTA纳米复相陶瓷第14-18页
    1.3 ZTA的制备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粉体的制备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成型过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烧结过程第19-23页
    1.4 未来研究方向第23-26页
    1.5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6-27页
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测试方法第27-34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27-28页
    2.2 Al_2O_3-ZrO_2复合前驱粉体的制备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2.3 粉体的测试与表征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激光粒度分析仪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TG-DSC综合热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X射线粉末衍射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FT-IR红外光谱检测第31-32页
    2.4 Al_2O_3-ZrO_2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测试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相对密度的测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抗弯强度的测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显微硬度测试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断裂韧性的测试第33-34页
第三章 共沉淀反应原理解析第34-4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4页
    3.2 共沉淀法制备粉体的测试与分析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前驱物在不同温度下煅烧产物的XRD图谱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前驱体的综合热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前驱体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450℃煅烧后的复合粉体的红外光谱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1300℃煅烧后的复合粉体SEM和TEM图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共沉淀反应原理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AHC在络合反应中的作用与机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乙二胺在共沉淀反应中的作用与机理第4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1-43页
第四章 工艺参数对粉体性能的影响第43-5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4.2 共沉淀反应pH对复合粉体性能的影响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共沉淀反应pH对粉体物相的影响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共沉淀反应pH对前驱粉体的形貌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共沉淀反应pH对前驱体的粒径影响第47-48页
    4.3 不同AHC/Zr对粉体制备的影响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不同AHC/Zr对复合粉体物相的影响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AHC/Zr对前驱粉体形貌的影响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AHC/Zr对前驱粉体粒径分布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4.4 不同pH调节剂对粉体性能的影响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pH调节剂对前驱体的组成结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同pH调节剂对前驱体的物相影响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不同pH调节剂对复合粉体的形貌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五章 Al_2O_3-ZrO_2复相陶瓷的性能研究第58-70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58页
    5.2 实验与测试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样品制备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测试与分析第58页
    5.3 结果分析第5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烧成温度对烧结体相对密度的影响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烧结温度对复合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同Zr/Al组分对复合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不同Zr/Al组分表面和断面的显微结构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不同Zr/Al组分对复合陶瓷物相的影响第66-6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结论与展望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9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附件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包商银行对公农业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