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市犬的犬瘟热临床调查及治疗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引言 | 第10-22页 |
1.1 犬的犬瘟热发病原因 | 第10-11页 |
1.1.1 母犬的垂直传播 | 第10页 |
1.1.2 母源抗体下降 | 第10页 |
1.1.3 犬瘟热免疫失败 | 第10-11页 |
1.1.4 环境、饮食及应激因素影响 | 第11页 |
1.2 犬瘟热病原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2.1 犬瘟热病毒研究进展 | 第11页 |
1.2.2 犬瘟热病毒形态结构 | 第11页 |
1.2.3 犬瘟热病毒生物学特性 | 第11-12页 |
1.2.4 犬瘟热病毒的基因组 | 第12页 |
1.2.5 犬瘟热病毒的结构肽 | 第12页 |
1.3 犬瘟热发病机理 | 第12-13页 |
1.4 犬瘟热流行病学 | 第13页 |
1.5 犬的犬瘟热的临床症状 | 第13-15页 |
1.5.1 呼吸道型犬瘟热 | 第14页 |
1.5.2 消化道型犬瘟热 | 第14页 |
1.5.3 神经型犬瘟热 | 第14页 |
1.5.4 皮肤型犬瘟热 | 第14-15页 |
1.5.5 混合型犬瘟热 | 第15页 |
1.6 犬的犬瘟热的病理组织学及血液学变化 | 第15-16页 |
1.6.1 犬瘟热的病理学变化 | 第15页 |
1.6.2 犬瘟热的组织学变化 | 第15-16页 |
1.6.3 犬瘟热的血液学变化 | 第16页 |
1.7 犬的犬瘟热的诊断 | 第16-19页 |
1.7.1 犬瘟热病毒的分离培养 | 第16页 |
1.7.2 DNA芯片技术 | 第16-17页 |
1.7.3 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| 第17页 |
1.7.4 中和试验 | 第17页 |
1.7.5 亲和素系统法(ABC法) | 第17页 |
1.7.6 包涵体检查法 | 第17页 |
1.7.7 免疫胶体金试剂盒检测法 | 第17页 |
1.7.8 抗体染色法 | 第17-18页 |
1.7.9 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 | 第18页 |
1.7.10 免疫过氧化物酶法(PAP) | 第18页 |
1.7.11 动物接种试验 | 第18页 |
1.7.12 临床鉴别诊断 | 第18-19页 |
1.8 犬的犬瘟热的治疗和护理 | 第19-21页 |
1.8.1 犬瘟热的对因疗法 | 第19页 |
1.8.2 犬瘟热的对症疗法 | 第19-20页 |
1.8.3 犬瘟热的中兽医疗法 | 第20页 |
1.8.4 增强免疫力 | 第20页 |
1.8.5 犬瘟热的用药原则 | 第20页 |
1.8.6 犬瘟热的日常护理 | 第20-21页 |
1.9 犬的犬瘟热的防控 | 第21页 |
1.10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2 保定市犬的犬瘟热临床调查 | 第22-41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2.1.1 病例来源 | 第22页 |
2.1.2 主要仪器和试剂 | 第22页 |
2.1.3 犬瘟热发病情况调查 | 第22页 |
2.1.4 临床症状观察和病理学检查 | 第22-23页 |
2.1.5 犬瘟热免疫胶体金试剂盒检查 | 第23页 |
2.1.6 犬瘟热包涵体检查 | 第23-24页 |
2.1.7 犬瘟热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| 第24页 |
2.1.8 数据分析 | 第24页 |
2.2 试验结果 | 第24-37页 |
2.2.1 保定市犬瘟热患犬发病率 | 第24-25页 |
2.2.2 犬瘟热发病与品种和体型大小的关系 | 第25页 |
2.2.3 犬瘟热发病与性别的关系 | 第25页 |
2.2.4 犬瘟热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2.2.5 犬瘟热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| 第26页 |
2.2.6 犬瘟热发病与免疫状况的关系 | 第26页 |
2.2.7 犬瘟热发病与犬生活区域的关系 | 第26-27页 |
2.2.8 犬瘟热的临床症状 | 第27-31页 |
2.2.9 犬瘟热的病理变化 | 第31-32页 |
2.2.10 犬瘟热的体温变化 | 第32-34页 |
2.2.11 犬瘟热试剂盒检查结果 | 第34页 |
2.2.12 犬瘟热包涵体检查结果 | 第34-35页 |
2.2.13 犬瘟热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 | 第35-36页 |
2.2.14 犬瘟热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| 第36-37页 |
2.3 讨论 | 第37-41页 |
2.3.1 保定市犬的犬瘟热的流行特点 | 第37-38页 |
2.3.2 保定市犬瘟热临床诊断 | 第38-39页 |
2.3.3 犬瘟热实验室诊断 | 第39-41页 |
3 保定市犬瘟热治疗 | 第41-45页 |
3.1 材料和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1.1 研究对象 | 第41页 |
3.1.2 主要材料和试剂 | 第41页 |
3.1.3 治疗方法 | 第41-42页 |
3.1.4 结果判定 | 第42页 |
3.2 试验结果 | 第42-43页 |
3.3 讨论 | 第43-45页 |
4 结论 | 第45-46页 |
5 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6 作者简历 | 第50-51页 |
7 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