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1.1 自然界中重金属的产生及分布 | 第13-14页 |
1.2 重金属的危害 | 第14-15页 |
1.3 现阶段工业处理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方法 | 第15-20页 |
1.3.1 吸附法 | 第16-19页 |
1.3.2 吸附剂的发展趋势 | 第19-20页 |
1.4 金属氧化物对重金属吸附机理的研究 | 第20-22页 |
1.5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6 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5-29页 |
2.1 实验设备及材料 | 第25-26页 |
2.1.1 实验设备 | 第25页 |
2.1.2 实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2.2 实验表征及分析方法 | 第26页 |
2.3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制备实验 | 第26-27页 |
2.3.1 磁性Fe_3O_4核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2.3.2 水热合成法制备核壳MnO_2-Fe_3O_4 | 第27页 |
2.4 吸附实验方法 | 第27页 |
2.5 脱附及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循环利用实验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核-壳复合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制备 | 第29-38页 |
3.1 核-壳复合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物相组成及结构表征 | 第29-33页 |
3.1.1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X射线衍射表征 | 第29-30页 |
3.1.2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红外光谱表征 | 第30-31页 |
3.1.3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 | 第31-33页 |
3.2 核-壳复合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性能表征 | 第33-36页 |
3.2.1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溶解性及可回收性表征 | 第33-34页 |
3.2.2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饱和磁化强度表征 | 第34-35页 |
3.2.3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Zeta电位表征 | 第35-36页 |
3.2.4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比表面积表征 | 第3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MnO_2-Fe_3O_4对水中重金属的吸附研究 | 第38-58页 |
4.1 重金属去除率的计算方法 | 第38页 |
4.2 重金属离子吸附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7页 |
4.2.1 Fe_3O_4和MnO2- Fe_3O_4吸附效果对比 | 第38-39页 |
4.2.2 吸附剂MnO_2-Fe_3O_4投加量对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2.3 PH对MnO_2-Fe_3O_4吸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4.2.4 盐效应对MnO_2-Fe_3O_4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2.5 吸附时间对MnO_2-Fe_3O_4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2.6 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对MnO_2-Fe_3O_4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2.7 温度对MnO_2-Fe_3O_4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2.8 重金属离子在MnO_2-Fe_3O_4上的竞争吸附 | 第46-47页 |
4.3 重金属离子吸附效能分析 | 第47-56页 |
4.3.1 MnO_2-Fe_3O_4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| 第47-51页 |
4.3.2 MnO_2-Fe_3O_4对重金属离子最大吸附量的估算 | 第51-53页 |
4.3.3 MnO_2-Fe_3O_4对重金属离子吸附速率的研究 | 第53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8页 |
第五章 重金属的脱附及MnO_2-Fe_3O_4的循环利用 | 第58-65页 |
5.1 脱附剂及其浓度对脱附效果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5.2 脱附时间的选择对脱附效果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5.3 搅拌方式对脱附效果的影响 | 第61页 |
5.4 核壳吸附剂MnO_2-Fe_3O_4的再生及循环利用 | 第61-63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第六章 MnO_2-Fe_3O_4对重金属吸附机理的探讨 | 第65-72页 |
6.1 吸附机理常用研究手段 | 第65页 |
6.2 红外光谱对MnO_2-Fe_3O_4吸附结构的机理分析 | 第65-67页 |
6.3 MnO_2-Fe_3O_4吸附重金属的机理分析 | 第67-70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