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0-14页 |
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3.2 国内文献综评 | 第12-13页 |
1.3.3 文献综评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思路、方法和主要内容 | 第14-17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3 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1.5 技术路线及预期成果 | 第17-18页 |
1.5.1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1.5.2 预期成果 | 第18页 |
1.6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1.6.1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8页 |
1.6.2 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2 碳排放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以及相关理论 | 第19-24页 |
2.1 碳排放约束的内涵以及理论演变 | 第19-20页 |
2.1.1 碳排放约束的内涵 | 第19页 |
2.1.2“碳排放约束”的理论演变 | 第19-20页 |
2.2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以及理论演变 | 第20-22页 |
2.2.1 产业结构调整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2.2.2 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演变 | 第21-22页 |
2.3 新疆三次产业的划分 | 第22-24页 |
3 新疆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点 | 第24-35页 |
3.1 新疆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点 | 第24-31页 |
3.1.1 三次产业生产总值构成 | 第26-27页 |
3.1.2 三次产业贡献率 | 第27-28页 |
3.1.3 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 | 第28-29页 |
3.1.4 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 | 第29-31页 |
3.2 对新疆产业结构现状与特点的评估 | 第31-35页 |
3.2.1 影响力系数 | 第33页 |
3.2.2 感应度系数 | 第33-34页 |
3.2.3 新疆产业结构整体评估 | 第34-35页 |
4 新疆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| 第35-43页 |
4.1 碳排放量计算方法 | 第35-39页 |
4.1.1 三大产业的碳排放计算 | 第35-38页 |
4.1.2 产业部门间的碳排放量 | 第38-39页 |
4.2 新疆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3 碳排放约束下新疆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3页 |
5 碳排放约束下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 | 第43-52页 |
5.1 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准 | 第43页 |
5.2 碳排放约束下新疆产业结构的调整—线性规划模型 | 第43-50页 |
5.2.1 目标函数 | 第45-46页 |
5.2.2 约束条件 | 第46-48页 |
5.2.3 整体模型 | 第48页 |
5.2.4 计算结果 | 第48-49页 |
5.2.5 结果分析 | 第49-50页 |
5.3 重点部门的选择 | 第50-52页 |
6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、难点以及政策建议 | 第52-57页 |
6.1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、难点 | 第52-53页 |
6.1.1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| 第52页 |
6.1.2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 | 第52-53页 |
6.2 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| 第53-57页 |
7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7.1 论文结论 | 第57-58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4页 |
附表 | 第64-78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注释 | 第80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