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兔繁殖性状挖掘及其遗传分析
|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 | 第4-7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1 引言 | 第11-18页 |
| 1.1 肉兔行业概况 | 第11-13页 |
| 1.1.1 肉兔行业现状 | 第11页 |
| 1.1.2 肉兔行业发展趋势 | 第11页 |
| 1.1.3 肉兔育种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| 1.1.4 次级性状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| 1.2 遗传参数的估计方法 | 第13-15页 |
| 1.2.1 遗传参数估计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| 1.2.2 肉兔遗传参数估计研究进展 | 第15页 |
| 1.3 动物育种目标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| 1.3.1 育种目标研究方法的进展 | 第15-16页 |
| 1.3.2 肉兔育种目标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1.4 本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2、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4页 |
| 2.1 研究对象 | 第18-20页 |
| 2.2 数据获得与预处理 | 第20页 |
| 2.3 各次级繁殖性状的获得 | 第20-21页 |
| 2.4 遗传参数的估计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2.4.1 模型的选择 | 第21-23页 |
| 2.4.2 遗传力的估算 | 第23页 |
| 2.5 常规繁殖性状表型参数、相关系数等的估算 | 第23-24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44页 |
| 3.1 次级性状的遗传力 | 第24-25页 |
| 3.2 常规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 | 第25页 |
| 3.3 常规繁殖性状的方差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3.4 常规繁殖性状的表型相关 | 第28-31页 |
| 3.5 季节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| 3.6 胎次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| 3.7 场-年效应对各系繁殖性能的影响 | 第38-44页 |
| 4 讨论 | 第44-46页 |
| 4.1 影响遗传参数的因素 | 第44页 |
| 4.2 对于次级繁殖性状的选择 | 第44页 |
| 4.3 次级繁殖性状估计的准确性 | 第44-45页 |
| 4.4 对常规繁殖性状的分析 | 第45页 |
| 4.5 繁殖性状间的相关性 | 第45-46页 |
| 5 结论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