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振华皮影造型艺术特征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皮影发展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2.1 国外皮影艺术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皮影艺术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课题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 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山西侯马皮影的历史渊源 | 第18-28页 |
2.1 山西侯马皮影戏的起源 | 第18-23页 |
2.1.1 陕西皮影艺术 | 第18-19页 |
2.1.2 山西侯马皮影艺术 | 第19-20页 |
2.1.3 山西侯马皮影与陕西皮影的差异 | 第20-23页 |
2.2 廉振华与侯马皮影戏的不解之缘 | 第23-28页 |
2.2.1 侯马皮影戏世系传承 | 第24-25页 |
2.2.2 侯马皮影制作工序及工具 | 第25-28页 |
第三章 廉振华皮影人物造型结构及其艺术特征 | 第28-41页 |
3.1 人物造型结构 | 第28-36页 |
3.1.1 头部造型 | 第29-35页 |
3.1.2 影身身段 | 第35-36页 |
3.2 人物造型特征 | 第36-41页 |
3.2.1 人物造型平面化 | 第37页 |
3.2.2 人物造型艺术化 | 第37-38页 |
3.2.3 人物造型卡通化 | 第38页 |
3.2.4 人物造型戏剧化 | 第38-41页 |
第四章 动物、神怪、衬景、道具造型艺术特征 | 第41-48页 |
4.1 动物造型艺术特征 | 第41-42页 |
4.2 神怪造型艺术特征 | 第42-44页 |
4.3 衬景、道具造型艺术特征 | 第44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