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1页 |
1.1 依恋理论及其相关发展 | 第13-17页 |
1.1.1 依恋与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| 第13-14页 |
1.1.1.1 内部工作模型 | 第13页 |
1.1.1.2 依恋风格 | 第13页 |
1.1.1.3 安全基地 | 第13-14页 |
1.1.2 依恋理论 | 第14-16页 |
1.1.2.1 鲍比的依恋理论 | 第14页 |
1.1.2.2 艾因斯沃斯的依恋理论 | 第14-15页 |
1.1.2.3 Main的依恋理论 | 第15页 |
1.1.2.4 Fonagy的依恋理论 | 第15-16页 |
1.1.3 成人依恋研究概述 | 第16-17页 |
1.2 注意偏向研究概述 | 第17-18页 |
1.3 依恋个体注意偏向的相关研究 | 第18-21页 |
1.3.1 不同依恋类型个体的注意偏向特征 | 第18-19页 |
1.3.2 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情绪性依恋信息的注意偏向相关研究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问题提出 | 第21-23页 |
2.1 问题提出 | 第21-22页 |
2.2 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2.2.1 理论意义 | 第22页 |
2.2.2 现实意义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实验设计 | 第23-42页 |
3.1 实验一:中性情绪激活状态下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| 第23-31页 |
3.1.1 实验研究目的及假设 | 第23页 |
3.1.2 实验方法 | 第23-27页 |
3.1.2.1 被试 | 第23页 |
3.1.2.2 实验设计 | 第23页 |
3.1.2.3 实验工具与材料 | 第23-25页 |
3.1.2.4 实验程序 | 第25-26页 |
3.1.2.5 数据收集与处理 | 第26-27页 |
3.1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1.3.1 中性情绪启动前后主观情绪结果评定 | 第27页 |
3.1.3.2 中性情绪体验下依恋风格、情绪面孔类型和线索提示对个体反应时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1.3.3 中性情绪体验下不同依恋风格者的注意偏向 | 第28-29页 |
3.1.4 讨论 | 第29-31页 |
3.2 实验二:积极情绪激活状态下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| 第31-36页 |
3.2.1 实验研究目的及假设 | 第31-32页 |
3.2.2 实验方法 | 第32-33页 |
3.2.2.1 被试 | 第32页 |
3.2.2.2 实验设计 | 第32页 |
3.2.2.3 实验工具与材料 | 第32页 |
3.2.2.4 实验程序 | 第32页 |
3.2.2.5 数据统计处理 | 第32-33页 |
3.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3.2.3.1 积极情绪启动前后主观情绪结果评定 | 第33页 |
3.2.3.2 积极情绪体验下依恋风格、情绪面孔类型和线索提示对个体反应时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2.3.3 积极情绪体验下不同依恋风格者的注意偏向 | 第34-35页 |
3.2.4 讨论 | 第35-36页 |
3.3 实验三:消极情绪激活状态下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| 第36-42页 |
3.3.1 实验研究目的及假设 | 第36页 |
3.3.2 研究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3.2.1 被试 | 第36-37页 |
3.3.2.2 实验设计 | 第37页 |
3.3.2.3 实验工具与材料 | 第37页 |
3.3.2.4 实验程序 | 第37页 |
3.3.2.5 数据统计处理 | 第37页 |
3.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.3.1 消极情绪启动前后主观情绪结果评定 | 第37-38页 |
3.3.3.2 消极情绪体验下依恋风格、情绪面孔类型和线索提示对个体反应时的影响 | 第38页 |
3.3.3.3 消极情绪体验下不同依恋风格者的注意偏向 | 第38-39页 |
3.3.4 讨论 | 第39-42页 |
第4章 总讨论 | 第42-45页 |
4.1 不同情绪体验下依恋风格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 | 第42-43页 |
4.1.1 安全型依恋在不同情绪体验下的情绪面孔注意偏向 | 第42页 |
4.1.2 恐惧型依恋在不同情绪体验下的情绪面孔注意偏向 | 第42页 |
4.1.3 焦虑型依恋在不同情绪体验下的情绪面孔注意偏向 | 第42-43页 |
4.1.4 回避型依恋在不同情绪体验下的情绪面孔注意偏向 | 第43页 |
4.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| 第43-45页 |
4.2.1 研究创新点 | 第43-44页 |
4.2.2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1页 |
附录A:亲密关系经历量表(ECR)问卷 | 第51-54页 |
附录B:正性负性情绪量表 | 第54-55页 |
附录C:情绪面孔图片(部分图片)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作者介绍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