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伦理学(道德哲学)论文--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

论梁漱溟的心性观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3页
第2章 梁漱溟心性观的形成第13-22页
    2.1 梁漱溟心性观的思想渊源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功利主义思想的熏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佛学的自主选择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阳明学派及阳明后学的影响第16-19页
    2.2“心”概念的阐发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从人身与人心关系认识“心”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“心”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“心”第21-22页
第3章 梁漱溟心性观的核心概念第22-32页
    3.1 人性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何谓人性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何谓阶级性第24-25页
    3.2 人心第25-29页
    3.3 人生第29-32页
第4章 梁漱溟心性观的基本内容第32-44页
    4.1 本能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本能的含义:率循本能与趋向理智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本能与理智之分野第33-36页
    4.2 理智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理智的含义:生命的冷静与自觉的选择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理智与理性之分野第38-40页
    4.3 理性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理性的含义:情感的无私和至善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理性反观本能和理智第42-44页
第5章 梁漱溟心性观与其人生哲学的贯通第44-53页
    5.1 生命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宇宙大生命的本性内涵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人类的特殊性第47-48页
    5.2 道德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道德的本质内涵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道德的人生实践第50-53页
结语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研究
下一篇:Epac-Rap1信号通路介导牡荆素抗大鼠心肌缺血/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机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