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少年商学院》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思维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10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起 | 第10-12页 |
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二 研究对象的选择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一 传播模式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二 传播思维相关研究 | 第14页 |
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一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二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《少年商学院》解读 | 第16-23页 |
第一节 《少年商学院》的定位解读 | 第16-18页 |
一 受众定位:服务国内的中产阶级家庭 | 第16-17页 |
二 内容定位:嫁接国外的素质教育内容 | 第17页 |
三 功能定位:提供全面的素质教育服务 | 第17-18页 |
第二节 《少年商学院》的内容解读 | 第18-23页 |
一 对微信内容的分析 | 第18-22页 |
二 对教育产品的分析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《少年商学院》传播模式研究 | 第23-33页 |
第一节 《少年商学院》传播要素分析 | 第23-30页 |
一 跨界权威的传播主体 | 第23-26页 |
二 清晰明确的传播对象 | 第26页 |
三 优质丰富的传播内容 | 第26-28页 |
四 多元互动的传播渠道 | 第28-29页 |
五 易于评估的传播效果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《少年商学院》的传播模式构建 | 第30-33页 |
一 以优质内容集聚粉丝 | 第30-31页 |
二 与合作机构共建平台 | 第31-32页 |
三 用品牌影响辐射社会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《少年商学院》传播思维研究 | 第33-43页 |
第一节 指导内容生产的媒体思维 | 第34-36页 |
一 内容生产方式以PGC为主 | 第34-35页 |
二 重视原创保护 | 第35-36页 |
三 文章专题化设置 | 第36页 |
第二节 促进平台发展的产品思维 | 第36-40页 |
一 杜绝发布商业化广告 | 第37-38页 |
二 建立完善的产品体系 | 第38-39页 |
三 设置实用的激励机制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强化服务意识的用户思维 | 第40-43页 |
一 内容定位独特,满足用户的消费需求 | 第40-41页 |
二 时间安排合理,照顾用户的生活节奏 | 第41-42页 |
三 细节考虑周到,重视用户的心理感受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《少年商学院》对内容创业的启示 | 第43-52页 |
第一节 选择独特的创业视角,重塑媒介依赖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内容平台,传播优质内容 | 第44-46页 |
第三节 提供全面的产品服务,提升用户体验 | 第46-48页 |
第四节 打造粘性的网络社群,发展社群经济 | 第48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