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环境保护刑事立法的完善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序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我国环境保护的刑事立法沿革与特点 | 第11-15页 |
(一)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历程 | 第11-14页 |
1. 1979 年《刑法》对环境犯罪的规定 | 第11-12页 |
2. 1997年《刑法》对环境犯罪的立法 | 第12-13页 |
3. 相关刑法修正案对环境犯罪立法的改进 | 第13-14页 |
(二) 我国环境保护现行刑事立法的特点 | 第14-15页 |
1. 在体例上具有独立性 | 第14页 |
2. 环境犯罪的行为对象范围有所扩大 | 第14页 |
3. 对环境犯罪行为方式的限制缩小 | 第14页 |
4. 环境犯罪行为程度有降低趋势 | 第14-15页 |
二、我国环境刑事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8页 |
(一)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理念存在缺陷 | 第15页 |
1.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理念的变化 | 第15页 |
2.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理念仍有失偏颇 | 第15页 |
(二)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模式存有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 环境刑事立法模式概述 | 第15-16页 |
2. 现行立法模式不能体现环境犯罪的立法价值 | 第16页 |
(三) 我国环境犯罪的立法保护力度较弱 | 第16-18页 |
1. 对环境要素的保护范围窄 | 第16-17页 |
2. 大多环境犯罪的入罪门槛仍然较高 | 第17页 |
3. 刑罚规定与罪责不相适应 | 第17-18页 |
三、国外环境犯罪的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| 第18-20页 |
(一) 美国环境犯罪的刑法规范及启示 | 第18-19页 |
1. 美国环境犯罪有关的刑法规定 | 第18页 |
2. 美国环境犯罪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| 第18-19页 |
(二) 日本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启示 | 第19页 |
1. 日本环境保护的刑事立法 | 第19页 |
2. 日本环境犯罪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| 第19页 |
(三) 德国环境刑事法律保护的规定及启示 | 第19-20页 |
1. 德国环境刑事法律保护的立法 | 第19-20页 |
2. 德国环境犯罪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0页 |
四、完善环境犯罪立法的路径选择 | 第20-27页 |
(一) 对环境犯罪立法的宏观思路 | 第20-23页 |
1.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| 第21页 |
2. 运用风险刑法的理念 | 第21-22页 |
3. 确立环境犯罪保护的法益 | 第22-23页 |
(二) 对环境犯罪立法的具体对策 | 第23-27页 |
1. 设专章为“危害环境罪”和增设相关罪名 | 第23-24页 |
2. 相关环境犯罪罪状的设计 | 第24-25页 |
3. 完善环境犯罪立法的刑罚规定 | 第25-27页 |
结语 | 第27-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8-31页 |
致谢 | 第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