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基于改进聚类算法的僵尸网络检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动检测方法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被动检测方法第10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结构第12-14页
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14-22页
    2.1 僵尸网络的基本概念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僵尸网络的定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僵尸网络的主要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僵尸网络的关键组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僵尸网络的C&C结构第16-18页
    2.2 聚类算法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第20-21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3章 僵尸网络检测系统的设计第22-30页
    3.1 系统架构流程第22-24页
    3.2 系统主要流程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数据库的构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僵尸网络检测流程第25-28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28-30页
第4章 僵尸网络检测系统实现第30-44页
    4.1 特征提取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包特征提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数据包分布特征提取模块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端口分布特征提取模块第34-35页
    4.2 数据处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集预处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构建数据库第36页
    4.3 僵尸网络检测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数据结构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初始聚类中心的确定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类的分裂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类的调整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僵尸网络的发现第4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5章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-54页
    5.1 开发环境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硬件环境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软件环境第44页
    5.2 实验结果分析第44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特征选择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僵尸网络检测第48-53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结论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6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第60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典立法保护
下一篇:我国拥有黄岩岛主权的地图证据证明力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