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| 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| 1.2.1 旋转超声磨削加工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| 1.2.2 旋转超声磨削力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| 1.2.3 旋转超声磨削工具磨损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| 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| 第2章 钛合金旋转超声磨削力的数值分析与模拟 | 第18-31页 |
| 2.1 DEFORM-3D软件简介 | 第18-19页 |
| 2.2 多颗磨粒工具三维建模 | 第19-22页 |
| 2.2.1 金刚石磨粒位置随机分布 | 第19-21页 |
| 2.2.2 金刚石磨粒形状随机分布 | 第21-22页 |
| 2.3 旋转超声磨削钛合金数值模拟 | 第22-26页 |
| 2.3.1 钛合金材料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2.3.2 几何模型 | 第24页 |
| 2.3.3 网格类型与网格划分 | 第24-25页 |
| 2.3.4 摩擦模型的建立 | 第25页 |
| 2.3.5 边界条件的设定 | 第25-26页 |
| 2.4 有限元仿真参数设定 | 第26页 |
| 2.5 钛合金旋转超声磨削试验 | 第26-29页 |
| 2.5.1 试验设计 | 第26-27页 |
| 2.5.2 结果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2.6 总结 | 第29-31页 |
| 第3章 旋转超声磨削钛合金工具磨损数学模型 | 第31-41页 |
| 3.1 工具磨损参数的选择 | 第31页 |
| 3.2 量纲分析 | 第31-34页 |
| 3.2.1 量纲一致性定理与白金汉PI理论 | 第31-32页 |
| 3.2.2 固结磨粒工具磨损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4页 |
| 3.3 旋转超声磨削钛合金工具磨损试验研究 | 第34-36页 |
| 3.3.1 正交试验设计 | 第34-35页 |
| 3.3.2 工具磨损试验 | 第35-36页 |
| 3.4 工具磨损模型的建立 | 第36-38页 |
| 3.5 各工艺参数对工具磨损量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| 3.6 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4章 基于DEFORM-3D二次开发的旋转超声磨削工具磨损分析 | 第41-51页 |
| 4.1 磨损模型的建立 | 第41-45页 |
| 4.1.1 工具磨损机理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4.1.2 工具磨损率数学模型 | 第43-45页 |
| 4.2 基于DEFORM-3D二次开发工具磨损子程序的建立 | 第45-48页 |
| 4.2.1 文件配置 | 第46-47页 |
| 4.2.2 磨损子程序的计算流程 | 第47-48页 |
| 4.3 旋转超声磨削工具磨损有限元仿真 | 第48-50页 |
| 4.3.1 有限元仿真建模 | 第48-49页 |
| 4.3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4.4 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51-53页 |
| 工作总结 | 第51-52页 |
| 展望 | 第52-53页 |
| 致谢 | 第53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