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跨度钢结构转换桁架预压施工与监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
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4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21页 |
| ·引言 | 第9页 |
| ·大跨度转换层结构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| ·设计的发展 | 第9-12页 |
| ·施工技术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| ·转换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预压施工法提出的工程背景 | 第14-18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15-16页 |
| ·体外预应力与预压施工法 | 第16-18页 |
| ·预压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8页 |
| ·预压法施工研究的意义 | 第18-21页 |
| 2 预压施工控制内容与方法 | 第21-25页 |
| ·预压施工控制概述 | 第21页 |
| ·预压施工控制的目的和任务 | 第21页 |
| ·预压施工控制的内容 | 第21-23页 |
| ·应力或应变控制 | 第21-22页 |
| ·挠度控制 | 第22页 |
| ·稳定控制 | 第22页 |
| ·安全控制 | 第22-23页 |
| ·施工控制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开环控制 | 第23页 |
| ·闭环控制 | 第23页 |
| ·复合控制 | 第23-25页 |
| 3 预压法施工结构分析 | 第25-35页 |
| ·预压施工结构分析的重要性 | 第25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前提假设 | 第25-26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分析 | 第26-35页 |
| ·有限元法的简述 | 第26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| 第26-27页 |
| ·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分析计算 | 第27-35页 |
| 4 预压法施工工艺与关键技术 | 第35-57页 |
| ·预压法的基本原理 | 第35页 |
| ·预压法施工的工艺流程 | 第35页 |
| ·预压施工的关键技术及难点 | 第35-36页 |
| ·预压钢桁架的制作 | 第36-42页 |
| ·预压钢桁架的制作概述 | 第36页 |
| ·焊接的基本要求 | 第36-39页 |
| ·预压钢桁架制作的工艺流程 | 第39-40页 |
| ·预压钢桁架的预拼装 | 第40-41页 |
| ·预压钢桁架起拱 | 第41-42页 |
| ·吊篮设计安装 | 第42-47页 |
| ·吊篮抱箍设计计算 | 第43-45页 |
| ·吊篮受力计算验算 | 第45-47页 |
| ·预压施工的准备工作 | 第47-50页 |
| ·技术准备 | 第47页 |
| ·物资材料准备 | 第47-48页 |
| ·现场准备 | 第48页 |
| ·劳动力准备 | 第48页 |
| ·后浇带的设置 | 第48-50页 |
| ·预压钢桁架的吊装 | 第50-53页 |
| ·吊装概况与吊装机具设备选择 | 第50-51页 |
| ·预压钢桁架的吊装 | 第51-53页 |
| ·局部加固处理 | 第53页 |
| ·预压具体实施 | 第53-57页 |
| ·预加载 | 第53页 |
| ·正式加载 | 第53-54页 |
| ·卸载 | 第54-55页 |
| ·加载材料、加载顺序及加载量 | 第55-56页 |
| ·安全措施 | 第56-57页 |
| 5 预压施工监测 | 第57-79页 |
| ·预压监测概况 | 第57页 |
| ·监测的目的和要求 | 第57-58页 |
| ·监测遵循的原则 | 第58-59页 |
| ·监测的工艺流程 | 第59-60页 |
| ·测仪器和设备 | 第60-63页 |
| ·测点布置及监测内容 | 第63-66页 |
| ·监测安排 | 第66页 |
| ·预压施工监测误差分析 | 第66-67页 |
| ·监测过程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 | 第67页 |
| ·监测结果 | 第67-75页 |
| ·监测结果分析 | 第75-76页 |
| ·监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对比分析 | 第76-79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| ·结论 | 第79页 |
| ·展望 | 第79-81页 |
| 致谢 | 第81-8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| 附录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