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选题依据与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实物地质资料的概念 | 第11页 |
1.1.2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日渐重要 | 第11-12页 |
1.1.3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| 第12页 |
1.1.4 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 系统建设的目的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本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4-15页 |
2 相关技术应用研究 | 第15-20页 |
2.1 数据同步技术 | 第15-16页 |
2.2 高效的检索技术 | 第16页 |
2.3 分布式环境下统一身份认证与分布授权技术 | 第16-17页 |
2.4 基于WEB GIS的地图图层在线服务技术 | 第17-18页 |
2.5 基于WEB SERVICE的分布式服务集成设计 | 第18页 |
2.6 基于ELASTIC SEARCH大数据检索引擎的快速资料检索 | 第18页 |
2.7 资源浏览轨迹记录与分析技术 | 第18-19页 |
2.8 基于热词和历史搜索记录的资料智能推荐技术 | 第19-20页 |
3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0-31页 |
3.1 业务需求 | 第20-24页 |
3.1.1 业务用户 | 第20页 |
3.1.2 业务模式 | 第20-21页 |
3.1.3 业务机构 | 第21-22页 |
3.1.4 业务范围 | 第22页 |
3.1.5 业务流程 | 第22-24页 |
3.2 技术架构需求 | 第24页 |
3.3 功能需求 | 第24-29页 |
3.3.1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服务系统 | 第25页 |
3.3.2 实物地质资料数据管理模块 | 第25-27页 |
3.3.3 目录信息采集需求 | 第27-29页 |
3.4 其他需求 | 第29-31页 |
3.4.1 系统运行环境需求 | 第29-30页 |
3.4.2 性能需求分析 | 第30-31页 |
4 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1-58页 |
4.1 应用模式设计 | 第31页 |
4.2 总体架构设计 | 第31-33页 |
4.2.1 服务层 | 第32页 |
4.2.2 应用层 | 第32页 |
4.2.3 支撑层 | 第32-33页 |
4.2.4 数据层 | 第33页 |
4.2.5 基础设施层 | 第33页 |
4.2.6 安全保障体系 | 第33页 |
4.2.7 标准规范体系 | 第33页 |
4.3 功能架构设计 | 第33-34页 |
4.4 数据架构设计 | 第34-35页 |
4.5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| 第35-58页 |
4.5.1 保管单位基本信息(BGDW)数据构成 | 第35-36页 |
4.5.2 实物地质资料基本信息(AJ)数据构成 | 第36-41页 |
4.5.3 岩心、岩屑信息(SW_YX)数据构成 | 第41-44页 |
4.5.4 标本、样品、光片、薄片信息(SW_BYGP_TJ)数据构成 | 第44-54页 |
4.5.5 其他实物信息(SW_QT)数据构成 | 第54页 |
4.5.6 相关资料信息(XGZL)数据构成 | 第54-55页 |
4.5.7 实测剖面信息(SCPM)数据构成 | 第55-58页 |
5 系统研究与实现 | 第58-72页 |
5.1 系统技术开发环境 | 第58页 |
5.2 系统开发模式 | 第58页 |
5.3 分布式检索功能的实现 | 第58-59页 |
5.4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服务系统开发 | 第59-60页 |
5.5 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集群服务系统开发 | 第60-67页 |
5.5.1 数据检索 | 第60-63页 |
5.5.2 资源浏览 | 第63-64页 |
5.5.3 空间检索 | 第64-65页 |
5.5.4 元数据同步 | 第65-66页 |
5.5.5 后台管理子系统 | 第66页 |
5.5.6 节点监测子系统 | 第66-67页 |
5.6 实物地质资料数据管理系统开发 | 第67-68页 |
5.6.1 数据管理 | 第67-68页 |
5.6.2 数据处理 | 第68页 |
5.6.3 数据发布 | 第68页 |
5.7 实物地质资料采集工具开发 | 第68-72页 |
5.7.1 数据导入 | 第69页 |
5.7.2 数据导出 | 第69页 |
5.7.3 数据质检 | 第69-70页 |
5.7.4 数据录入 | 第70页 |
5.7.5 统计报表 | 第70-72页 |
6 应用部署及应用效果 | 第72-76页 |
6.1 系统测试 | 第72页 |
6.2 系统部署 | 第72-75页 |
6.2.1 总体情况说明 | 第72页 |
6.2.2 服务器准备 | 第72-73页 |
6.2.3 网络环境准备 | 第73-75页 |
6.3 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数据整合发布情况 | 第75页 |
6.4 系统应用效果 | 第75-76页 |
结论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附录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