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--人工智能理论论文

基于SVM的负载识别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负载识别技术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负载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1.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第12-14页
第二章 基于SVM的负载识别方法概述第14-26页
    2.1 支持向量机原理概述第14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统计学习理论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1 机器学习问题和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2 学习的一致性条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3 VC维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4 推广性的界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5 结构风险最小化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支持向量机原理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核函数第22页
    2.2 基于SVM的负载识别方法总体框架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基于SVM的负载识别多分类器的训练及测试流程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负载电流数据采集及电流特性分析第26-40页
    3.1 负载电流数据采集第26-27页
    3.2 负载电流时域特性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 3.3 负载电流频域特性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3.4 用于负载识别的电流特征量第38-3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基于SVM的负载识别多分类器设计第40-49页
    4.1 用SVM解决多分类问题的方法综述第40-43页
    4.2 基于one-against-one的负载识别SVM多分类器设计第43页
    4.3 基于遗传算法的SVM参数寻优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遗传算法概述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用于寻找最优SVM参数的遗传算法流程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遗传算法结合K折交叉验证寻找最优SVM参数第47-4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五章 实验及分析第49-58页
    5.1 负载识别多分类器训练样本集和测试集的构建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训练样本集和测试集的构建过程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负载识别特征量的预处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训练样本集与测试集的文件目录结构第51-52页
    5.2 针对单负载的负载识别多分类器训练及识别性能测试第52-55页
    5.3 针对混合负载的负载识别多分类器训练及识别性能测试第55-58页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5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8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附录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适于多终端的胎心电采集分析仪器系统研发
下一篇:基于能量自收集WSN节点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研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