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创新点摘要 | 第6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5页 |
1.1 多支型乙烯齐聚镍配合物催化剂的研究 | 第10-14页 |
1.1.1 树枝状大分子镍配合物催化剂 | 第11-13页 |
1.1.2 超支化大分子镍配合物催化剂 | 第13-14页 |
1.2 取代基效应在乙烯齐聚镍配合物催化剂中的研究 | 第14-23页 |
1.2.1 取代基效应在亚胺吡啶配体镍配合物中的研究 | 第14-17页 |
1.2.2 取代基效应在吡唑配体镍配合物中的研究 | 第17-19页 |
1.2.3 取代基效应在其它类型镍配合物中的研究 | 第19-23页 |
1.3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镍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| 第25-33页 |
2.1 实验原料和设备 | 第25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25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25页 |
2.2 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配体和镍催化剂的合成 | 第25-27页 |
2.2.1 1.0G超支化大分子的合成 | 第25-26页 |
2.2.2 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配体的合成 | 第26-27页 |
2.2.3 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镍催化剂的合成 | 第27页 |
2.3 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配体和镍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7-32页 |
2.3.1 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配体的表征 | 第27-30页 |
2.3.2 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镍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0-32页 |
2.4 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系列超支化水杨醛镍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研究 | 第33-45页 |
3.1 实验原料和设备 | 第33页 |
3.1.1 实验原料 | 第33页 |
3.1.2 实验设备 | 第33页 |
3.2 乙烯聚合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 | 第33-35页 |
3.2.1 乙烯齐聚实验步骤 | 第33-34页 |
3.2.2 催化剂活性计算方法 | 第34页 |
3.2.3 标注样的色谱图 | 第34-3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4页 |
3.3.1 助催化剂对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镍催化剂的性能影响研究 | 第35-36页 |
3.3.2 超支化甲基水杨醛镍催化剂的乙烯齐聚性能研究 | 第36-39页 |
3.3.3 超支化叔丁基水杨醛镍催化剂的乙烯齐聚性能研究 | 第39-41页 |
3.3.4 超支化甲氧基水杨醛镍催化剂的乙烯齐聚性能研究 | 第41-43页 |
3.3.5 取代基对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镍催化剂的乙烯齐聚性能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4 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四章 系列超支化取代水杨醛镍催化剂的表观动力学 | 第45-55页 |
4.1 超支化甲基水杨醛镍催化剂的表观动力学方程 | 第46-48页 |
4.2 超支化叔丁基水杨醛镍催化剂的表观动力学方程 | 第48-51页 |
4.3 超支化甲氧基水杨醛镍催化剂的表观动力学方程 | 第51-53页 |
4.4 小结 | 第53-55页 |
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