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一、让与担保制度的基本概述 | 第13-17页 |
(一) 让与担保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 | 第13-15页 |
(二) 让与担保与几个相似概念的比较 | 第15-17页 |
1. 让与担保与卖渡担保的区别 | 第15-16页 |
2. 让与担保与代物清偿预约的区别 | 第16页 |
3. 让与担保与所有权保留 | 第16-17页 |
二、让与担保制度的法律构成及其效力 | 第17-24页 |
(一) 让与担保制度的法律构成分析 | 第17-22页 |
1. 所有权法律构成说 | 第17-19页 |
2. 担保权法律构成说 | 第19-21页 |
3. 折衷说 | 第21-22页 |
4. 笔者观点及分析 | 第22页 |
(二) 让与担保的效力 | 第22-24页 |
1. 让与担保的对内效力 | 第22-23页 |
2. 让与担保的对外效力 | 第23-24页 |
三、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争议 | 第24-29页 |
(一) 否定说 | 第25-26页 |
(二) 肯定说 | 第26-28页 |
(三) 笔者评析 | 第28-29页 |
四、我国设立让与担保制度的现实和理论基础 | 第29-33页 |
(一) 我国设立让与担保制度的现实基础 | 第29-31页 |
1. 让与担保制度设立的必要性 | 第29-30页 |
2. 让与担保制度设立的妥当性 | 第30页 |
3. 我国法律创设让与担保制度的可能性 | 第30-31页 |
(二) 我国设立让与担保制度的理论基础 | 第31-33页 |
1. 根据让与担保的本质属性设置独立的私法概念 | 第31-32页 |
2. 让与担保法律构成理论的发展趋势 | 第32页 |
3. 设立让与担保制度的三块理论基石 | 第32-33页 |
五、我国让与担保的具体制度设计及其立法构想 | 第33-42页 |
(一) 让与担保的具体制度设计及其应注意克服的弊端 | 第34-38页 |
1. 取名为:"让与担保"还是"按揭" | 第34-35页 |
2. 制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克服的弊端 | 第35-38页 |
(二) 立法方案的确立 | 第38-39页 |
(三) 让与担保的立法模式与条文纲要 | 第39-42页 |
1. 立法模式的选择 | 第39-40页 |
2. 立法条文纲要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