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八十年代以来油画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1 选题的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8页 |
3 研究现状及创新点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80年代以来安徽油画的自然与人文背景概论 | 第10-13页 |
1.1 三个自然区域的环境差异 | 第10页 |
1.2 安徽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概述 | 第10-13页 |
第二章 80年代以来安徽油画形态综述 | 第13-27页 |
2.1 以写实技法为基础的油画 | 第13-20页 |
2.2 以表现主义形式为主导的油画 | 第20-23页 |
2.3 相对滞后的前卫艺术 | 第23-27页 |
第三章 安徽油画形态的成因分析 | 第27-37页 |
3.1 安徽自然环境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2 安徽社会文化的影响 | 第28-34页 |
3.2.1 南北方民俗差异对安徽油画的影响 | 第28-30页 |
3.2.2 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对安徽油画的影响 | 第30-34页 |
3.3 中央美院对安徽油画的影响 | 第34页 |
3.4 中国美院对安徽油画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5 欧洲油画对安徽油画的直接影响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对安徽油画发展趋势的思考与建议 | 第37-43页 |
4.1 安徽油画语言纯粹性与地域性的关系 | 第37-38页 |
4.2 西方写实人物油画技法的重要意义 | 第38-39页 |
4.3 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的关系 | 第39-42页 |
4.4 多态并存与地域特色 | 第42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