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民用建筑论文--行政建筑、办公建筑论文--法院、监狱论文

“方式—行为—空间”视角下的大连地区法院空间探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10-2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课题来源第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辨析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相关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探索法院空间研究的方法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法制和空间同步改革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范围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关键词解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范围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1.6 创新点及难点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创新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难点第24-25页
    1.7 论文框架第25-26页
2 大连地区法院空间调研及分析第26-66页
    2.1 大连地区法院调研第2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调研对象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例调研第28-37页
    2.2 空间的数值关系第37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概述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总体布局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空间特征第4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空间数量第52-55页
    2.3 空间的功能流线第55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功能分区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水平流线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垂直流线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立体构架第61-63页
    2.4 现存问题及原因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现存问题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存在问题的原因第64-6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3 方式-行为-空间角度的阐释第66-83页
    3.1 概述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角度缘起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角度形成第66-67页
    3.2 司法体制的发展及影响第67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我国司法体制的发展及影响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美国司法体制的发展及影响第72-76页
    3.3 审判行为的发展第76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法官的行为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陪审员及参审人员的行为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行政人员的行为第79页
    3.4 其他行为的发展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公众的行为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辅助人员的行为第80页
    3.5 方式-行为-空间第80-8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4 大连地区法院空间形态探究第83-108页
    4.1 我国法院方式-行为现状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法院审判方式现状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行为分类第84页
    4.2 审判行为形成的空间及流线第84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法庭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法官办公套间第86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庭审相关人员空间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整体空间及流线第90-94页
    4.3 其他行为形成的空间及流线第94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公共服务空间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行政及辅助办公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流线第96页
    4.4 法院限制性行为对空间的影响第96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保密性及安全性行为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空间的邻接及限制第98-102页
    4.5 不同空间的数量分配第102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设计标准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发展趋势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详细面积分配表第103-107页
    4.6 小结第107-108页
5 东北地区中小法院空间发展趋势第108-121页
    5.1 改革方向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美国“审判单元”模式第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我国“审判小组”模式第109-111页
    5.2 空间新形态第111-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空间构成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空间组合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整体流线第115-117页
    5.3 细节处理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可持续第11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人性化第117-118页
    5.4 物理环境第118-119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119-121页
结论第121-122页
参考文献第122-124页
图表索引第124-128页
附录A 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第128-13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37-138页
致谢第138-139页

论文共1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顺应论视角下《皇家律师》中不礼貌言语行为的分析
下一篇:顺应论视角下夫妻间冲突性话语的研究--以《摩登家庭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