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基于气候特征的武汉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10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综述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课题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低碳城市相关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低碳城市相关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低碳城市相关研究总结第13-14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课题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课题的研究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论文创新点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技术路线图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16-17页
第2章 气候与低碳城市相关理论概述第17-29页
    2.1 低碳城市第17页
    2.2 气候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气候与微气候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8-20页
    2.3 气候与低碳城市关联性研究第20-26页
    2.4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3章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第29-36页
    3.1 国内外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实践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国外低碳城市指标体实践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国内低碳城市指标体实践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国内外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目标层指向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3.2 武汉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目标层的选择第31-33页
    3.3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准则层构建第33-35页
    3.4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第3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4章 基于气候特征的武汉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第36-90页
    4.1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第36页
    4.2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6-37页
    4.3 武汉市发展建设现状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城市能源发展现状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城市整体建设现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城市建筑发展现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城市环境保护现状第43-44页
    4.4 武汉市气候特点第44-46页
    4.5 武汉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指标项研究第46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国内低碳城市指标体系指标项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指标体系指标备选库的构建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指标体系指标项筛选第53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指标体系指标项权重确定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5 指标项赋值第83-89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9-90页
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0-92页
    5.1 主要研究结论第90页
    5.2 课题展望第90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参考文献第93-96页
附录第96-111页
    附录1 武汉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第96-100页
    附录2 深圳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第100-103页
    附录3 杭州市低碳建设指标体系第103-104页
    附录4 无锡太湖新城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第104-108页
    附录5 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:第108-109页
    附录6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指标体系:第109-111页
    附录7 LCCC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第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研究
下一篇: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人群视功能指数量表验证及经济负担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