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--税收论文

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管理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1章 导论第8-13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8-9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9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-13页
第2章 相关理论概述第13-20页
   ·增值税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·增值税的含义和特点第13页
     ·增值税的不同类型及差异比较第13-14页
     ·西方国家对增值税类型的选择第14-15页
   ·税源管理概述第15-18页
     ·税源管理含义及构成内容第15页
     ·税源管理的影响因素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税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第17-18页
   ·增值税转型及其对税源管理的影响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我国增值税的发展阶段第18页
     ·增值税转型改革的主要内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增值税转型对税源管理的影响第19-20页
第3章 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0-27页
   ·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的现状和特点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税款收入逐年上升,但税源分散第20-21页
     ·重点税源户数量不多第21页
     ·行业分布广,税负水平偏低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主要交易市场税源差异大第22页
   ·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管理工作进展和成效第22-24页
     ·改革税源管理机构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强化纳税评估第23页
     ·优化纳税服务第23-24页
   ·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管理状况的比较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·与全省、全市的简要比较第24页
     ·与本市其他县区的比较分析第24-27页
第4章 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·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经济结构不合理第27页
     ·漏征漏管户多第27页
     ·征管效率不高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一般纳税人扣税凭证不规范且零负申报不可避免第28页
   ·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·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·税收遵从度不高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征管工作不完善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现行增值税税制不完善第31-33页
第5章 完善南昌市D区增值税转型后税源管理的对策建议第33-49页
   ·加大政府招商力度,调整经济结构第33页
   ·加大税法宣传,提高纳税意识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利用科技手段,创新税收宣传的形式第34页
     ·加强日常宣传,建立税收宣传的长效机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突出学校宣传,形成税法宣传长期规划第35页
   ·完善税源管理机制第35-42页
     ·一般纳税人的管理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小规模纳税人的管理第37-42页
   ·规范纳税评估,提升税源监控质量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健全纳税评估的管理机制和联动机制第42页
     ·严格数据信息采集制度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拓展评估范围,做到以评促管第43页
   ·加强部门协作,推进综合治税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,实现综合治税法制化第44页
     ·突出政府领导,实现综合治税职能化第44页
     ·加强部门沟通配合,实现综合治税网络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建立周密的信息采集处理体系,实现综合治税规范化第45页
     ·扩大群众参与范围,实现综合治税社会化第45页
   ·贯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公开税收优惠政策第45-46页
     ·严格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第46页
   ·优化税收服务,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第46-48页
     ·正确处理税务执法和纳税服务的关系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加强与纳税人的沟通,建立定期回访制度第47页
     ·创新服务手段,拓宽服务渠道第47-48页
   ·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税制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第48页
     ·完善增值税税制的设计第48-49页
第6章 结论与展望第49-51页
   ·研究结论第49页
   ·进一步研究方向第49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江西省经济开发区税收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--以G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
下一篇:江西省国税系统行政成本问题研究--以X县为例